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診斷于5月8日至9日舉行。全市共有10萬余名高二、高三考生及社會考生參加診斷。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診斷嚴格執(zhí)行防疫要求,落實診斷組織保障,考點周邊狀況良好,考場秩序井然不紊,診斷安全、平穩(wěn)、順利結束。
按照工作日程安排,接下來將進入評卷階段。診斷成績將于6月10日起在上海市教育診斷院“上海招考熱線”網站(www.shmeea.edu.cn)上提供查詢。
物理
重視物理觀念與科學思維考查 引導學科教學
2021年5月8日下午,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診斷物理科目順利開考。診斷結束后,市教育診斷院邀請相關學科相關人士從試題結構、考查內容、學科核心素養(yǎng)等多個角度對試題進行了分析解讀。大家一致認為,今年物理學科等級診斷卷突出了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物理觀念與科學思維并重,對學科教學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一、全卷結構穩(wěn)定,容量和梯度合理
試題注重物理學科基礎知識和主干內容的考查。全卷共20題,分為選擇題、填空題、綜合題三類,題型和題量與往年保持一致。其中,力學約占42%,電磁學約占36%,熱學約占10%,光學和原子物理約占12%。實驗內容分布在全卷中,各知識版塊占比合理。試題難度分布與學業(yè)水平要求基本吻合,梯度合理。
二、注重科學思維,建模和推理并重
多道試題關注科學思維方法,較為突出地考查了模型建構和科學推理的能力。例如測量引力常量的實驗原理試題,要求考生通過建構共點力平衡模型和單擺運動模型,用已有的知識和規(guī)律,找到測量引力常量的新方法;又如物體在斜面上做變速運動的物理情境,要求考生運用功率、牛頓第二定律等概念和規(guī)律進行推理,對物體的運動性質做定性描述。
三、重視表達方式轉化,凸顯物理觀念考查
用圖像表述物理現(xiàn)象、概念和規(guī)律是物理學科的一大特色,有較多的試題都借助圖像來創(chuàng)建情境,設置問題。例如通過理解v-t圖像面積的物理意義求解平均速度,又如用F-q圖像描述點電荷的電場強度等。
有不少試題注重考查考生在“文字表述、數學公式、函數圖像”三種表達方式之間的轉化,指向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凸顯對物理觀念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考核。例如電磁感應綜合題,就需要考生在三種表達方式之間流暢轉化,有效考查了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
四、關注國家科技發(fā)展,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試題關注國家科技成就和科功課沿的進展,將我國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作為問題情境,在問題解決中體現(xiàn)了STSE。例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運行狀態(tài)與所受作用力的關系問題,將學科主干知識與我國的太空探索相結合。又如太空飛行器的噴氣速率問題,涉及國際單位制的變換,而國際單位制是物理量的基礎要素,有利于考生感受較新的科技前沿與學科基礎之間的關系。再如上�?茖W家研發(fā)出高性能激光器的試題情境,能讓考生感受到物理前沿就在家門口,激發(fā)對祖國的自豪感與責任感。
五、試題多源于教材,正向引導學科教學
試題中不少試題來源于教材,增強了考生對情境素材的親近感,又不是完全照搬教材,均對原型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改造。既了考生的入題信心,又考查了知識遷移能力。例如教材中單繩單向傳播的物理情境在試題中以同一波源單繩雙向傳播的方式呈現(xiàn);又如教材中有關自由落體運動這一特殊運動形式的頻閃照片,在試題中被改造成了具有一般意義的變速直線運動。這種考法有利于減少“機械刷題”現(xiàn)象,突出教考一致,回歸學科教學本源。
化學
學科特色凸顯 科學全面育人
2021年5月8日上午9:00,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診斷化學科目順利開考。市教育診斷院在診斷結束后邀請了相關人士、學者從診斷內容、試題結構、學科特點及對教學的導向等多個維度對化學試題進行了深度評析。相關人士一致認為,就整體而言,試題結構合理,體現(xiàn)了“鞏固學科價值、考查核心素養(yǎng)、突出實踐導向”等特點,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落實立德樹人 鞏固學科價值
試題重視落實立德樹人的導向,展示我國現(xiàn)代科技成就,蘊含愛國主義教育。例如,試題以我國近期高質量石油開采、中國政府宣布的“碳中和”目標等素材為命題情境,引導孩子關注社會熱點、關心國家科技政策,感受大國擔當。
試題重視挖掘化學學科的社會價值,充分體現(xiàn)化學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巨大貢獻。通過廢水處理、有機合成、清潔能源、綠色化學等情境,表明利用除雜、檢驗、轉化、測定等手段,可以獲得有用物質,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使孩子在感受化學讓生活更美好的同時,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試題結構合理 “教、學、考”協(xié)同發(fā)展
試題注重考查孩子的學科基礎知識與化學思維。試題形式穩(wěn)中求新,開放性進一步增強,鞏固考查孩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科特色明顯,尊重教學規(guī)律,起到了正向的教學引導作用。
試題的結構與往年保持一致。整卷共38題,由20道選擇題和4道綜合題組成,客觀題與主觀題的比例為2:3。從試題涉及的內容結構看,“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約占14%,“物質的變化”約占25%,“常見的無機物”約占10%,“常見的有機物”約占20%,“化學實驗”約占23%,“化學、技術與社會”約占8%。試題考查知識的種類、深度、廣度和分布等,都符合命題要求。
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 考查核心素養(yǎng)
試題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設計合理問題,突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如有機物燃燒的現(xiàn)象、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氯水中含有的微粒等從不同方面考查了孩子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yǎng)水平。不同濃度氣體混合后平衡濃度的分析等考查了孩子對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認識和理解。
實驗室研究大氣固氮反應、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成分及性質分析等均需要孩子從圖表中提取定量的證據進行推理與判斷。碘與氯酸鉀的氧化還原反應分析、以丙烯酸乙酯為原料合成物質、二醇脫水生成二烯烴等考查了模型認知素養(yǎng)水平。
重視實驗探究 突出實踐導向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學習方法,是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試題立足課標要求,在基礎實驗考查中,通過不同的任務情境,如濃硫酸和稀硫酸使用原理的分析、除雜試劑和固體加熱裝置的選擇與評價,考查孩子對基本實驗原理的掌握和運用,讓孩子認識到動手做實驗才能獲得真知。
在侯氏制堿法提高副產品氯化銨綜合利用價值這一問題情境中,通過氨氣的檢驗、氯化氫釋放率的、新技術方案的評價等,綜合考查了孩子邏輯思維、批判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
政治
鮮明的價值導向 獨到的育人功能
2021年5月8日,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診斷思想政治科目順利舉行。診斷結束后,市教育診斷院邀請了相關相關人士、學者對試題進行深度評析。相關人士一致認為,試題的立德樹人價值導向鮮明,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fā)展,彰顯了教育評價的育人功能;試題難易度適中,結構合理,有利于高校選才,有利于引導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一、呼應時代主題 凸顯價值引領
試題緊扣建黨百年的核心主題,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引導考生堅信黨的領導,樹立“四個自信”,凸顯思想政治學科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功能。比如,試題以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開題,展現(xiàn)百年大黨為中華民族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陳望道先生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歷史情境,及復旦青年學子傳遞“真理的味道”的義務宣講行為,激發(fā)考生知史愛黨的情懷;以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為契機,從黨中央做出戰(zhàn)略部署、黨組織選派駐村工作隊等情境切入,點睛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將黨建引領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引導考生領悟中國共產黨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二、聚焦核心素養(yǎng) 促進全面發(fā)展
試題堅持科學“人才成長觀”,通過創(chuàng)設貼近孩子生活的真實情境,助力考生體味不同角色的社會責任,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公共參與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比如,試題引導考生從唯物史觀的角度,思考為什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勞動教育為題材,引導考生以“勞動者”的角色理解實踐的價值,樹立勞動較崇高的觀念;以人工智能發(fā)展與就業(yè)的關系為視角,啟發(fā)孩子在把握新時代發(fā)展的本質與潮流的基礎上,思考自身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三、關注治理議題 考查綜合能力
試題回歸思想政治學科探索人類美好生活的初心,從我國社會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議題出發(fā),全面考查考生綜合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比如,試題針對電瓶車亂停亂放、私拉電線充電的問題,引導考生思考社會治理中法治與德治的關系;以市民對“上海城市法規(guī)全書”應用系統(tǒng)的高使用率為情境,啟發(fā)考生思考信息化手段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履行“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的承諾,深化考生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理解。
四、立足上海發(fā)展 體現(xiàn)地方特色
試題選取上海改革發(fā)展中的重大事件,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考生關注身邊的變化,見微知著,探究時代發(fā)展背后的本質和規(guī)律,具有鮮明的上海特色。比如,以上海“十四五”規(guī)劃提出的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服務全國為背景,引導考生認識上海在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圍繞上海推進“老有頤養(yǎng)”的政策舉措,引導考生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溫度,激發(fā)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此外,試題還多處涉及上海的法治建設、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上海紅色文化建設等方面內容。
歷史
通貫古今中外 厚植家國情懷
2021年5月9日上午,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診斷歷史科目順利開考。市教育診斷院在診斷結束后邀請了相關人士、學者從診斷內容、試題結構、學科特點及對教學的導向等多個維度對歷史試題進行了深度評析。相關人士一致認為,試題題干短小精悍,情境豐富多彩,試題形式多樣,知識覆蓋全面。就整體而言,試題體現(xiàn)了“厚植家國情懷、落實學史方法、通貫社會變革”等特點,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回應時代節(jié)點,厚植家國情懷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全國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年。試題“百年偉業(yè)”巧妙回應了時代節(jié)點,通過復原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聚焦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重大事件,讓考生在時空變化中建構歷史脈絡,總結歷史規(guī)律,感悟百年偉業(yè),進而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本題從歷史時空和重大歷史事件的關聯(lián)性中厚植家國情懷,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與建設的光輝歷程,凸顯了中國革命偉大實踐進程豐富社會主義內涵的重要歷史意義,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時代命題,落實了新時代學科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關注史學動態(tài),落實學史方法
史料,是理解和解釋歷史的依據。中學歷史教學要求考生能夠比較、分析不同來源、不同觀點的史料,并在辨別史料作者意圖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把史家觀點作為史料來解讀,既有助于豐富教學資源,拓寬歷史視野,也可引導考生從觀點及其相互碰撞與延續(xù)的解讀中,理解歷史發(fā)展的客觀性和歷史解釋的主觀性,進而落實學史方法,提入學史能力。綜合題“世界近代史的開端”,聚焦世界歷史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精選史學界較為典型的學術觀點,要求提煉觀點要義、判斷形成依據、比較異同、分析原因,既考查了對文本結構、論證邏輯的信息提取和概括,也考查了考生由表層到深層、由客觀到主觀的解釋能力。本題著眼于用批判性思維對史學觀點進行辨析與評判,有助于考生辯證解讀史家觀點、全面認識歷史大勢、準確理解史學觀念。
三、強調通貫視角,聚焦社會變革
引導考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在歷史時空框架下把握重要史事,理解歷史進程中的變化與延續(xù)、繼承與發(fā)展、原因與結果,建構歷史發(fā)展的前后聯(lián)系,認識歷史發(fā)展的總體趨勢,是歷史教學的總體要求。綜合題“變革時代”以中國歷史上春秋戰(zhàn)國、19世紀中后期兩次社會轉型為切口,選取了示意圖、實物、文獻、表格等多種類型的材料,層層設問。本題內容上涵蓋了古代中國的經濟與社會變革、近代中國的屈辱與抗爭等核心知識;方法上考查考生從不同類型的史料中提取并解讀信息的能力;素養(yǎng)培育上將古代與近代進行跨時空對比,引導考生在古今通貫中審視、反思,汲取歷史營養(yǎng),關注中國社會的歷史變革,體現(xiàn)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相互作用的唯物史觀,深具社會現(xiàn)實意義。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規(guī)劃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