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心理咨詢 > 正文
內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給學生一個健康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2010-08-25 09:40:29  來源: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人們常說,家庭是一所學校,父母是先進位老師。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直接制約著家庭教育的展開。家長們的觀念、態(tài)度、教養(yǎng)方式等等都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量,影響子女發(fā)展的方向。


  較近,“江蘇省中孩子心理信息采集與分析中心”圍繞這一主題在全省15所學校4100多名中孩子中展開了一次調查。調查的結果與前幾年有關部門的調查有了可喜的變化。85%左右的初中生,90%左右的高中生與父母的關系融洽或比較融洽;75%左右的孩子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教育講道理,講民主;48%的初中生、60%左右的高中生表示對父母的教育方式感到滿意,能夠接受,并且女同學明顯好于男同學。這顯示了大多數家長能夠適應獨生子女的新情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在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轉變家教觀念,改進教育方法,在教育兒女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通過對這次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也發(fā)現一些值得關注的現象。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父母子女間帶有血緣性質的親子關系首先是一種親情濃烈的心理關系,親情融融的伙伴關系,是良好家庭教育得以展開的前提。但調查發(fā)現,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能夠常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談心的,初中生只有55%左右,高中生有60%左右;在回答“當你遇到困惑或者難解的心結時,更愿意傾訴的人是誰”時,選擇父母的初中生占24%,高中生還不到20%,更愿意傾訴的對象是同學或朋友;能夠參與家里重大事務商量的孩子不到65%。相關人士提醒家長在家庭生活中應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才能了解孩子,有針對性教育孩子。


  部分家長為子女確定的努力目標不夠恰當


  認為父母為自己確立的目標偏高,自己根本無法達到或很難達到的,初中生占17%、高中生占12%,而父母對子女沒有目標的,初中生占8%,高中生占14.5%;對子女的學習父母沒有壓力的,初中生占17.5%、高中生占14.6%,而感到父母對子女的壓力較大或太大,想到它就煩或難以承受的,初中生占17%、高中生占15.4%。相關人士提示,合理的目標和適當壓力,對子女的發(fā)展和進步是一個巨大的動力,作為家長在這方面應該有所考慮。


  一部分家長家庭教育方法失當,存在暴力行為


  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認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財產,在很多人的眼里,我給了你生命,就是我的,可以隨意支配。而且也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訓,因此家庭暴力在中國比較普遍。調查顯示,初中生中有24.17%的孩子遭受過家庭暴力,高中生中有14.27%的孩子遭受過家庭暴力。有關相關人士呼吁,禁止父母用有害子女身心健康的方式教育子女,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


  小學階段是子女被體罰的高峰期,占被體罰總數的78.48%。而且體罰的形式多樣化,其中高中以罰跪、罰站或辱罵為較多,占被體罰總數的44.42%,初中以手打腳踹或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帶、衣架等實施暴力的為較多,占被體罰總數的28.5%。家庭中的冷暴力(不理不睬)也是較為普遍,占17.2%。在初中生中尚有3.2%的體罰形式是被父母逐出家門。而受到體罰的主要原因是診斷成績不好或學習不夠認真、功課未按時完成。孩子受到體罰,他們的感受如何呢?40.3%孩子是“不服氣,內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沒辦法,只好忍受著”,只有21.8%孩子感到“自責,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覺的是,受到體罰后有14.8%孩子“真想離開這個家”,這與父母教育孩子的初衷大相徑庭。


  現在,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可以振振有詞地拒絕老師的體罰,但極少有孩子能面對父母的暴力為自己的權益吶喊。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孩子在受到體罰后,只有30%左右的孩子覺得要“多與父母交流,尋求他們的理解”。近70%的孩子采取的是不與父母爭執(zhí),悄悄避開他們;幾乎沒有人想到向學校、老師或街道、居委會反映來尋求幫助。


  相關人士告誡孩子:


  作為子女,在家庭中應該關心、尊重父母,努力形成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才能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如果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歧視和暴力傷害,要及時同自己的父母交流,尋求他們的理解,使自己免受侵害。


  如果你的父母親是一個脾氣比較暴躁的人或有暴力傾向的人,平時盡量不要和他們爭執(zhí),遇到他們心情不好或發(fā)怒的時候,要悄悄避開他們,等到他們心平氣和的時候再同他們交流。如果你在家中經常受到父母的傷害,要勇于揭發(fā)家庭中出現的暴力行為,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使自己在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中成長�?梢韵蛩趯W�;蚶蠋煼从�,爭取學校和老師的幫助。這樣做還不能改變現狀,則應該及時向街道、居委會報告自己遭遇的不幸,尋求他們的救助。情況嚴重時也可以撥打110向當地的民警求助,以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讓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再繼續(xù)受到侵害。


  李嵐清同志在談家庭教育的專題報告中強調:“各級黨政領導都有責任關心和支持家庭教育,各級教育部門更要承擔起指導和組織家庭教育的責任,中小學、小學入學要積極配合,熱情幫助家長進行家庭教育。”

文章下長方圖-作文精選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1對1寒假

限時免費領取

0% buffered00:00Current time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