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中語文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1對1體驗

《六國論》作者介紹

2017-06-27 06:38:21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六國論》作者介紹!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并以文學著稱于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六國論》作者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國論》知識點大匯總

 

  《六國論》作者介紹

 

  蘇洵擅長于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謚法》三卷,均與《宋史本傳》并傳于世。

 
生兒育女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老泉自序二十五歲,始知讀書。程夫人生次女。
 
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蘇洵發(fā)奮讀書,立下壯志。程夫人生幼女,因排行第八古稱“八娘”
 
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在家繼續(xù)發(fā)奮讀書。程夫人生次子蘇軾。兄長澹居家中,仲兄蘇渙為開封士曹官有兩子兩女。
 
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蘇洵去京師禮部考取進士,未被錄取。長兄澹病逝于家。
 
北宋景佑五年(1038年),蘇洵次年又舉茂才異等不中,返回家中,繼續(xù)閉門苦讀。長子景先年僅八歲而亡。
 
增廣見聞
 
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蘇洵居家竭力苦讀,考究古今治亂得失。程夫人生幼子蘇轍。是年蘇洵到閬州(現(xiàn)在的四川閬中縣)去探望在那兒做官的哥哥蘇渙,看到哥哥治理地方成績很好,頗受感動,不久東下出夔州巫峽,順流而到荊州(現(xiàn)在的湖北襄陽縣)一帶,游學各地,結交有學問的師友,增加不少見聞和人生經(jīng)驗。
 
北宋寶元三年(1040年),蘇洵經(jīng)過五六年的刻苦研讀學問已成,仲兄蘇渙從開封士曹移任閬州通判
 
三蘇游京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蘇洵帶二子進京診斷,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衡論》、《權書》、《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劉向、賈誼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薦蘇洵。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蘇洵,蘇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間,認識了保聰禪師,“予在京師,彭州僧保聰來求識予甚勤,及至蜀,聞其自京師歸,布衣蔬食以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圓覺院大治。”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診斷及第,轟動京師。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蘇洵到舍人院參加診斷,蘇洵推托有病,不肯去應詔。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蘇洵帶領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東出三峽,走水路進京,在豐都參觀了仙都觀,傳說這是陰長生升仙的地方,寫有《題仙都觀》詩憑吊這個仙人。
 
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經(jīng)韓琦推薦,蘇洵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后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后與陳州(今河南)項城縣令姚辟一同修撰禮書《太常因革禮》。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日蘇洵被任命為秘書省試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是月命蘇洵去禮院與陳州項城縣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禮書,是月仲兄蘇渙出知漣水軍,未行提點利州路刑獄,蘇洵父子于西郊送別。八月蘇軾蘇轍參加制科診斷及殿試。九月蘇軾被任命大理評事,蘇轍被任命秘書省校書郎。十一月蘇軾辭別父親去鳳翔赴任。
 
北宋志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禮》編撰完成。蘇洵所著《易傳》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蘇軾述其志寫完《易傳》。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師,時年58歲。六月具官船載洵由蘇軾蘇轍扶護出都城,蘇軾妻王弗靈柩亦隨載而行,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十二月入峽延水路于第二年四月護喪還家,十月二子尊父命于其母合葬。
 
散文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jù)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贊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蘇明允哀詞》),這些說法都是比較中肯的。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于變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變、紆徐宛轉見長。蘇洵在《上田樞密書》中也自評其文兼得“詩人之優(yōu)柔,騷人之清深,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他的文章語言古樸簡勁、凝煉雋永;但有時又能鋪陳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動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說》,以風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寫,即是一例。[2] 
 
蘇洵的散文較突出的特點就是語言犀利,言必中時之過,對北宋社會的陰暗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撻;但同時在剖析問題嚴重性的過程中蘇洵又會巧妙地折轉筆鋒,淡化筆勢,改變文章節(jié)奏,緩和文章語氣,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與委婉,多體現(xiàn)于針砭時弊的文章中。
 
蘇洵的散文多為論辯文,據(jù)王水照《新選新注唐宋八大家書系》統(tǒng)計,蘇洵論辯文與雜文的比例為六比一,而字數(shù)之比為十比一,前者字數(shù)約有七萬字,后者則只有七千字。論辯文必須把道理說深說透,使人沒有反駁的余地。蘇洵為了達到這個要求,他毫不掩飾地承認自己對戰(zhàn)國縱橫家的愛好,說“吾取其術,不取其心”,即汲取縱橫家的雄辯手法,不學習他們的為人?v橫家往往善于用對偶、排比等鋪張的手法,使文章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鋒芒所至,所向披靡,給人一種雄健、剛強的感覺,具有鼓動性。這一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一般的議論社會現(xiàn)象、歷史現(xiàn)象,或闡明個人見解的文章中。
 
蘇洵精于物理而善識權變。在他的論說文中,論點精深,說理透徹。他所發(fā)的議論,見人之所未見,發(fā)人之所未發(fā)。另一方面,他有高度駕馭語言的能力,把精深的道理用簡切的語言表達出來,把道理說得清晰明了。
 
蘇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但不管文章內(nèi)容多少,也不管是議政的還是議兵的,是議經(jīng)的還是議史的,蘇洵都在文章的結構上,精心布局謀篇,因物賦形,構思出工整嚴謹而又富于變化的形體。他就像一位高明的建筑大師,把文章的內(nèi)容和形式有機地統(tǒng)一在一起,獨具匠心地設計出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建筑。
 
蘇洵文章的語言,字字珠璣,句句珍寶,既古樸凝練,又生動形象,妙語連篇,內(nèi)涵豐富,讀了使人回味無窮。蘇洵論文,見解亦精辟。蘇洵提倡學習古文,反對浮艷怪澀的時文;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強調(diào)文章要“得乎吾心”,寫“胸中之言”。他還探討了不同文體的不同寫法和共同要求。他特別善于從作品比較中品評各家散文的風格與藝術特色。
 
詩作
 
蘇洵作詩不多,擅寫五古,質(zhì)樸蒼勁。宋人葉夢得評其詩“精深有味,語不徒發(fā),正類其文”(《石林詩話》)。其《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為佳作,但總的成就遠遜于散文。
 
在宋代以多種版本流行的蘇洵著作,原版本大都散佚,今存的有北宋刊:《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嘉祐集》《15卷、《四部叢刊》影宋鈔本。
 
譜學
 
蘇洵在譜學領域貢獻巨大,他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修譜方法之一的蘇氏譜例,影響巨大,時至今日仍然是許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譜范例。其體平列,世序直陳,用表格的形式記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下注出其仕宦、行跡、配偶、死葬、享年并依次書寫子孫后代,各代標明輩分。其譜例以五世為表,以宗法為則,詳近而略遠,尊近而貶遠,主張睦族、恤族、化俗。其特點是篇幅大,記載內(nèi)容多。蘇氏譜例與歐陽修創(chuàng)立的另一譜例一道,被世人稱為“歐蘇譜例”。

 

 


  《六國論》作者介紹!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