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診斷必備知識點。診斷的試題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同學們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找一些歷年的中考模擬題或者真題,看看里面哪一個階段的知識點出鏡率較高,然后將他們都好好的背誦下來,下面為大家?guī)?/span>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診斷必備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提供幫助。
想要了解【北京中考】的相關資料,請點擊加入【愛智康初中交流福利群】,并直接向管理員“小康康”索��!愛智康初中交流福利群會不定期免費發(fā)放學習資料,初中以及中考政策等相關消息,請持續(xù)關注!
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診斷必備知識點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26、身體分節(jié)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tǒng),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里,然后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恒溫動物比不恒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huán)境,有利于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兔的體溫恒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fā)達的神經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共同協(xié)調。
32、兔的后肢較長,前肢較短,后肢肌肉發(fā)達,適于跳躍。
33、門齒——切斷食物 犬齒——撕裂食物 臼齒——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物。
35、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 雜食性(如人)
36、盲腸主要用于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fā)達。
37、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于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發(fā)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38、兔有發(fā)達的大腦及遍布全身的神經,有發(fā)達的四肢,使它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哺乳動物是較高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地球上大約有4000多種,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恒定,屬恒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41、鳥的外形呈流線形,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42、鳥的羽毛分正羽和絨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軸,翼呈扇形,可增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便于扇動空氣而飛行。
43、鳥的胸肌發(fā)達,附于龍骨突,利于扇動空氣而飛行。
44、鳥的骨骼中空,輕而堅固,胸骨突出,有龍骨突的結構,便于發(fā)達的胸肌附于胸骨(龍骨突),減輕重量,利于飛行。
45、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于飛行;3)直腸短,排便頻繁。
46、鳥的心臟發(fā)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于飛行。
47、鳥的身體里有發(fā)達的氣囊(不是呼吸器官),輔助肺進行呼吸,滿足飛行時氧氣的需要。48、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
49、恒溫動物 哺乳動物 鳥類
50、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體溫高而恒定。
觀察細胞結構
﹡花到果實的過程中,子房發(fā)育成果實,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珠被發(fā)育成種皮,受精卵發(fā)育成胚。
﹡水在植物體內作用很大,水分充足時,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態(tài),葉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運輸。
﹡植物主要靠根吸水,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qū)。該區(qū)生有大量的根毛。﹡導管位于植物莖內的木質部(樹干),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位于植物莖內的韌皮部(樹皮),向下運輸有機物。在它們之間有形成層(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植物不斷長粗。
﹡植物體吸收來的水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水散失的“門戶”是氣孔,它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它是由兩個半月形狀的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
﹡植物葉片的結構主要由上下表皮、葉肉、葉脈、氣孔四部分組成。
﹡植物的蒸騰作用的作用:促進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向上運輸。此外,蒸騰作用還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條件是光能和葉綠體,產物是有機物和氧,在此過程中,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儲存在有機物中。
﹡利用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時,先放置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耗盡葉片中原有的有機物(淀粉),遮住葉片的一部分用于對照實驗,變量是光,用酒精脫去葉綠素后,滴加碘液是利用了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結果是:葉片未遮光部分變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藍色。說明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根生長較快的部位是伸長區(qū)。根的生長主要原因:①分生區(qū)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 ②伸長區(qū)細胞 的增大。
﹡植物的生長需要量較多的是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
﹡芽在發(fā)育時,幼葉發(fā)育成葉,芽軸發(fā)育成莖,芽原基發(fā)育成芽。
﹡花是由花芽發(fā)育成的。一朵花中較主要的部分是花蕊,它有雄蕊(花藥、花絲)和雌蕊(柱頭、花柱、子房)兩種。此外,花中還具有的結構:花柄、花托、花萼、花瓣、花冠。
﹡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ǚ墼诖迫镏^上開始萌發(fā),長出花粉管,穿過花柱,到達子房內的胚珠,釋放出精子細胞,和胚珠里含有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頭和花柱紛紛凋落,子房繼續(xù)發(fā)育,較終發(fā)育成為果實,胚珠發(fā)育成為種子,受精卵發(fā)育成為胚。傳粉不足時,可進行人工輔助受粉。
﹡有機物對植物的作用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①構建植物體;②為植物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植物體呼吸作用就是植物利用氧,把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特征,主要在細胞內的線粒體里進行。
﹡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不同的氣體,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其中,光合作用起主要作用。
﹡種植農作物時,既不能過稀,也不能過密,應該合理密植。
﹡一個地區(qū)內生長的所有植物叫做該地區(qū)的植被,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有六種: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每年3月12日是我國的 。
小編推薦:
這一期的2019年北京中考生物診斷必備知識點小編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對有需要的同學提供幫助,在此小編祝大家都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績,用更好的成績迎接一個新的學期,用全新的自己面對人生。更多試題輔導,請撥打免費咨詢電話:!
大家都在看
限時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