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輔導 > 試卷下載 > 期中試卷 > 正文
內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2020北京市東城區(qū)高三月考語文試題,分享給備考的你

2020-09-06 22:45:10  來源:網絡整理

  點擊領取>>>2016-2020歷年北京高一/高二/高三各科上學期10月診斷卷及答案

 

  2020北京市東城區(qū)高三月考語文試題,分享給準備的你!學習語文是學習很多科目的基礎,如果語文學習不到位,很多閱讀理解方面不夠強,會影響很多題目的理解。因此小伙伴們一定要重視語文的學習。下面小編就給大家?guī)?span style="color:#f00;">2020北京市東城區(qū)高三月考語文試題,分享給準備的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古代詩文閱讀(40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令蒙恬曰:“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余萬,身雖囚系,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離襁褓,周公旦負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沈于河,曰:‘王未有識,是旦執(zhí)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書而藏之記府�?芍^信矣。及王能治國,有賊臣言:‘周公旦欲為亂久矣,王若不備,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成王觀于記府,得周公旦沈書,乃流涕曰:‘孰謂周公旦欲為亂乎!’殺言之者而反周公旦。故周書曰‘必參而伍之’。

  今恬之宗,世無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亂,內陵之道也。夫成王失而復振則卒昌;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而不悔,身死則國亡。臣故曰過可振而諫可覺也。察于參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將以諫而死,愿陛下為萬民思從道也。”使者曰:“臣受詔行法于將軍,不敢以將軍言聞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塹萬馀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藥自殺。

  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筑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故輕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療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yǎng)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

  (選自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療/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yǎng)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

  B.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療/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yǎng)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

  C.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療/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yǎng)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

  D.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療/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yǎng)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卿,古代官名,爵位名。文中“卿”與“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中的“卿”含義相同。

  B.襁褓,“襁”指背嬰兒的寬帶,“褓”指包嬰兒的被子。后亦指嬰兒包或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C.執(zhí)事,文中指掌管國家大事。有時可指管事的人,不直接稱對方而稱執(zhí)事,表示尊敬對方。

  D.詔,多用于上對下。先秦時代上級給下級的命令文告稱詔。秦漢以后專指帝王的文書命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蒙恬擅長領兵,始終不忘君恩。他將兵三十余萬,即使身陷囹圄也有足夠反

  叛的實力。但明知必死卻堅守節(jié)義,不想辱沒祖先的教誨。

  B.蒙恬深受毀謗,渴望得到信任。他拿周成王、周公旦作比秦君和自己,渴望君主多方詢問,反復審察,能明辨是非。

  C.蒙恬竭忠表誠,展現良臣本色。他向使者表示,他說的這些話,不僅僅希望

  自己免于罪責,更希望君王能明白自己的一片忠心。

  蒙恬固守藩籬,不顧民生疾苦。他替秦國修筑長城和邊塞堡壘,挖掘山脈,

  填塞深谷,貫通直道,本來就是輕視百姓的人力物力。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乃流涕曰:“孰謂周公旦欲為亂乎!”殺言之者而反周公旦。(5分)

  (2)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5分)

 

點擊領取>>>2016-2020歷年北京高一/高二/高三
各科上學期10月診斷卷及答案

領取鏈接》》https://jinshuju.net/f/cgFB7t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太原早秋①

  李白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注】①此詩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這年夏季,詩人應友人元

  演之邀,同來太原,意欲攀桂以求聞達,然而輾轉三晉,時歷數月,終未能

  得到實現抱負之機會,到了秋季便寫下了這首詩。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節(jié)。從律詩的結構來看,這一聯是起,以寫景

  起頭,是詩歌創(chuàng)作常見模式。

  B.頷聯中“威”就是威力、威風,在此處指秋霜很濃。“塞”指邊塞,“河”指黃河。此聯直接描寫了太原的自然氣候。

  C.頸聯形式上相對,意義上遞進,轉入詩人對邊關國事的掛念,寫的是詩人夢境,

  含蓄地寫出詩人正處在異域他鄉(xiāng)。

  D.詩人雖心緒不高,而此詩格調自高,且?guī)н吶娭劢 :蟀雽憫褮w之意,意重而不覺其重,語直而不覺其直。

  15.本詩尾聯頗受稱道,尤其“悠悠”二字更佳,請賞析其妙處。(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12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勸學》中“,”強調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收獲大的道理。

  (2)《赤壁賦》中用“,”寫出經過月亮銀輝的浸染,霧氣江水夜空渾然一體的景象。

  (3)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宋

  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但是由于行事草率,較

  終卻“”。

  (4)蘇洵把“荊軻刺秦王”寫進《六國論》中,“,

  ”以此表明刺客與燕國滅亡關系。

  (5)《阿旁宮賦》中“,”兩句,寫

  阿房宮占地極廣且極為高大,以表現其雄壯之美。

 

點擊領取>>>2016-2020歷年北京高一/高二/高三
各科上學期10月診斷卷及答案

部分資料截圖如下:

點擊鏈接領取完整版本》》https://jinshuju.net/f/cgFB7t

 

以上就是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的2020北京市東城區(qū)高三月考語文試題,分享給準備的你的相關內容,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有疑問或者想要獲取更多資料,歡迎撥打學而思愛智康免費電話: 更有專業(yè)的老師為大家解答相關問題!

相關推薦:

北京八一學校高三10月月考語文試題,備戰(zhàn)月考要重視

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月考語文功課,考前復習要加油

 

文章來源于網絡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fanpeipei@100tal.com

 
文章下長方圖-作文精選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系
側邊圖-1對1寒假

限時免費領取

0% buffered00:00Current time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