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yù)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xué)員個性化學(xué)習(xí)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dāng)前位置:北京學(xué)而思1對1 > 北京高考 > 高考語文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兩小時1對1體驗

高考語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備考指要

2009-05-26 09:30:56  來源:網(wǎng)絡(luò) 文章作者:匿名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確指出:“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顯性和隱性兩種。顯性就是以選擇題形式判斷句式的不同,隱性是將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譯中綜合考查。根據(jù)這一考點的命題特點和趨勢,準(zhǔn)備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復(fù)習(xí)要重點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和省略句。二是對各類句式的基本知識與判斷標(biāo)準(zhǔn)要理解、熟記,以便解題時進行知識遷移。

  先進類:判斷句式

  文言文判斷句較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dāng)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1.“……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中較常見的形式。如:“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2.“……,……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3.“……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4.“……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zhàn)國策·齊策》)

  5.無標(biāo)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biāo)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

  第二類:被動句式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biāo)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biāo)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有標(biāo)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1.動詞后用介詞“于”表被動,“于”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史記·屈原列傳》)

  2.有時也在介詞“于”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資治通鑒》)

  3.用“見”、“于”、“見……于……”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同上)“暴見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見諒”等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資治通鑒》)

  5.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biāo)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fù)習(xí)史地政資料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立即領(lǐng)取中小學(xué)熱門學(xué)習(xí)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cè)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