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中物理 > 正文
內容頁banner-1對1體驗

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要點:力

2016-09-18 14:54:44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兩個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小編整理了高三物理先進輪復習要點:力,供參考。


  常見的力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shù),F(xiàn)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較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注:(1)勁度系數(shù)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shù)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視為fm≈μFN;


  (4)其它相關內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見先進冊P8〕;


  (5)物理量符號及單位B:磁感強度(T),L:有效長度(m),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C);


  (6)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則判定。


  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xiàn)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shù)運算。


  力的性質


  1.物質性:力是物體(物質、質量)對物體(物質、質量)的作用,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力是不能擺脫物體而獨立存在的。


  2.相互性(相互作用力):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總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受力物體。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增加一個力。(產(chǎn)生條件:力大小相等(合力為零處于無方向靜止運動狀態(tài))或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簡單概括為:異物、等值、反向、共線。 一對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的。)


  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4.同時性: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


  5.獨立性:一個力的作用并不影響另一個力的作用。


  高三物理力學解題技巧


  1.關于永動機和熱力學定律的討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第二類永動機違反能量守恒定律


  B.如果物體從外界吸收了熱量,則物體的內能一定增加


  C.外界對物體做功,則物體的內能一定增加


  D.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但從能量轉化或轉移的觀點來看這兩種改變方式是有區(qū)別的


  解析:第二類永動機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并不違反能量守恒定律,故A錯。據(jù)熱力學先進定律知內能的變化由做功W和熱傳遞Q兩個方面共同決定,只知道做功情況或只知道傳熱情況就無法確定內能的變化情況,故B、C項錯誤。做功和熱傳遞都可改變物體內能。但做功是不同形式能的轉化,而熱傳遞是同種形式能間的轉移,這兩種方式是有區(qū)別的,故D正確。


  鉛球放在水平地面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關于鉛球和地面受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地面發(fā)生了彈性形變;鉛球堅硬沒發(fā)生形變


  B.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地面發(fā)生了彈性形變;鉛球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鉛球也發(fā)生了形變


  C.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鉛球發(fā)生了彈性形變;鉛球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地面發(fā)生了形變


  D.鉛球對地面的壓力即為鉛球的重力


  思路解析:兩個物體之間有彈力,它們必定相互接觸且發(fā)生了形變,地面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鉛球發(fā)生了形變,故A、B錯.鉛球對地面的壓力的受力物體是地面而不是鉛球,D錯.只有C項正確.答案:C

 

  推薦閱讀:落后生準備成為較好孩子生你需要做到三點轉變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寒假1對1

限時免費領取

0% buffered00:00Current time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