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孔乙己》重難點-初中九年級語文!《孔乙己》的作者是魯迅。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較早用“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先進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下面給大家介紹《孔乙己》重難點-初中九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乙己》重難點-初中九年級語文
一、重點語句分析
1、“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
孔乙己“站著喝酒”,說明他經(jīng)濟拮據(jù),買不起酒菜,進不了柜臺內(nèi),不能享受“長衫顧客”的待遇,只能和“短衣幫”一起?墒撬质“短衣幫”中惟一“穿長衫”的人,顯得很特別。這種矛盾現(xiàn)象充分地說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他貧困潦倒,地位卑下,是從長衫客中被擠出來的人,但是他不肯脫掉那件長衫,和“短衣幫”為伍,因為這件長衫是讀書人身份的標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思想在他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即使無情的現(xiàn)實已經(jīng)粉碎了他進入仕途的迷夢,但是有了這件長衫,似乎在精神上還可以得到安慰,這樣他既不能爬到上層,又不肯甘居下層從事勞動,說明他是一個畸形的“多余的人”。這種人是罪惡的封建科舉制度的產(chǎn)物。因此,孔乙己出現(xiàn)時的這一句話,既照應了前文,又表明了他的獨特身份,并預示了他的悲劇命運,對展示孔乙己的一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2、“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第4段、第6段結尾句都是“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有力的渲染了哄笑的氣氛,清晰的表現(xiàn)出人們麻木的嘴臉,強烈的透露出悲涼的意味。同時形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節(jié)奏,文勢跌宕有致。
3、“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但他在我們店里,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
孔乙己長期受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毒害,養(yǎng)成輕視勞動者,好喝懶做的壞習慣。他的偷是出于不得已的,是偶然的。從小說看,主要還是偷書籍一類的東西,但卻成了他的悲劇命運、被別人嘲笑的主要原因。對此他卻另有“高論”,說什么“竊書不能算偷”,他認為“竊書”比別的偷竊行為“高尚”,還高唱“君子固窮”的調子,這雖帶有幾分咬文嚼字的“強辯”性質,但也的確反映了他的基本看法,可見他受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毒害之深。孔乙己的確不是“油滑之徒”,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還是堅守“君子固窮”的信條,仍然講求“信義”。他對所欠的酒錢,“從來不拖欠”,“不出一月,定然還清”,這又表現(xiàn)了他那性格的質樸和忠厚的一面。
4、“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嗎?’……便又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孔乙己教小伙計“茴”字的四種寫法時,一個是主動地攀談,一個卻不愿“理會”;一個是懇切地教,一個卻覺得“討飯一樣”的人,不配教他,僅是懶懶地回答;一個是極其高興地要用指甲蘸了酒在柜臺上寫出“茴”字的四種寫法;一個卻感到“更不耐煩”,竟“努著嘴走遠”。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說明孔乙己的處境和迂腐的思想。孔乙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在成人中間,他蒙受著欺凌和侮辱;他的那一套“之乎者也”這一類東西,反而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奚落和嘲弄,他找小伙計攀談,是他精神上空虛、寂寞的表現(xiàn)。而談話的內(nèi)容居然是無用的“茴”字的四種寫法,說明他的知識的不切實用和思想的迂腐,小伙計對他表示看不起的態(tài)度,不僅沒有使他意識到自己地位的卑下,反而“嘆了一口氣”,感到“惋惜”,說明他對自己卑下的地位和知識的陳腐毫無認識。
5、“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
這一句在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四次,極其鮮明的刻畫了掌柜自私冷漠的卑劣嘴臉,同時也暗示孔乙己窮得再也過不下去了?滓壹洪L久沒有來,掌柜只是在中秋結賬時才想起孔乙己來,想起孔乙己只是因為他還欠十九個錢。第二次,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已經(jīng)慘不忍睹,可是掌柜見了孔乙己,開口便是討賬,“你還欠十九個錢呢!”這一次反復更顯出掌柜冷酷無情。篇末兩次反復,更是把掌柜的市儈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這四次反復又讓人想見孔乙己偷到丁舉人家是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冒著危險去的,結果被打折了腿,終于悲慘死去。
6、“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我”到現(xiàn)在──敘述故事的時候,一直沒有再見到孔乙己,也沒有得到一點關于他的確切消息,以前他遭丁舉人毒打之后,別人以為他“許是死了”,他竟沒有死,又來買酒喝,現(xiàn)在從來沒有人談起孔乙己已死的事,“我”不忍斷定孔乙己已經(jīng)怎么樣,所以用“大約”來表示自己的猜測。但是,根據(jù)孔乙己較后一次離開酒店的情況以及20多年來沒有一點關于他的消息,在那樣冷酷無情的社會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他的死去是無疑的,所以在“大約”之后,用“的確”來表示“我”猜測的結論。
“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句話,流露出小伙計對孔乙己的同情,同時有力地控訴了舊社會。
二、疑難解析
1、小說用“孔乙己”作人名和題目有什么寓意?
孔乙己,是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的綽號。魯迅為什么要用綽號作人名呢?1919年3月,魯迅在寫完這篇小說時曾有過說明。他說,“在這時候──便是忽然有人用小說盛行人身攻擊的時候。大抵著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讀者的思想跟他墮落:以為小說是一種潑穢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誰,這實在是一件極可嘆可憐的事。所以我在此聲明,免得發(fā)生猜度,害了讀者的人格。”這段話說明孔乙己這個人物是作者經(jīng)過藝術概括的典型,而不是借小說中的人物來作人身攻擊。然而,更重要的是采用這個人名與創(chuàng)造人物和表達主題有密切的關系。孔乙己,這三個字是從描紅紙上“上大人孔乙己”而來。這六個字本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縮寫,“已”改作“己”,因此成為“半懂不懂的話”。用這個叫人“半懂不懂”的綽號作為“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名字,正是對這個人物迂腐可笑的性格的嘲弄,同時也是對孔家店的蔑視和諷刺。魯迅用這個人物的綽號作為小說的題目,給作品定下了諷刺性的基調,具有鮮明的反孔色彩。
2、孔乙己的生活環(huán)境及其如何成為科舉制的犧牲品的?
小說的1~3段首先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魯鎮(zhèn),進而介紹主人公所處的時代和社會風情。酒店的格局與別處不同:做工的短衣幫只能靠柜臺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有錢人才能踱進隔壁房子要酒要茶慢慢坐喝。從買酒的錢幣(鈾錢),從人們的服飾(短衣、長衫),從喝酒的方式,排場(一外一內(nèi),一站一坐)可知,本篇故事是發(fā)生在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江南小鎮(zhèn)。在那樣的時代,社會貧富差別懸殊,富者不勞而獲,過著閑懶寄生的生活,而勞苦大眾雖日以繼夜地勞作,仍過著貧苦艱辛的生活。在這等級森嚴的社會里,統(tǒng)治者為維護他們的統(tǒng)治,不但用封建禮教束縛、麻醉、毒害人民,而且用科學制度籠絡人才。讀書人為追求功名利祿而參加科舉診斷,一次考下去,還得等上三年,所以成千上萬的讀書人考白了頭,成為科舉制的犧牲品?滓壹壕褪瞧渲械囊粋。
3、作者如何用“笑聲”表達創(chuàng)作意圖、表現(xiàn)小說的主題思想的?
孔乙己的不幸命運充滿淚痕悲劇,但孔乙己周圍的人們對他的不幸卻是充滿快活的笑聲。《孔乙己》中的“笑”,實是對于國人精神狀貌的寫照。他們笑他臉上和心靈上的傷疤,甚至笑他殘廢的身體,這種幸災樂禍的態(tài)度,映襯出“笑聲”的殘酷性,實際上是揭露舊社會的冷酷無情。“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孔乙己的不幸,成了人們飯余酒后的笑料,甚至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也是一個引人開心的笑料。在這點上,貪婪的掌柜、冷漠的酒客(包括長衫幫和短衣幫)、善良的小伙計、天真的鄰舍孩子們對他的譏笑都是一致的。笑聲有著普遍性,即社會對苦人冷漠的普遍性。不過,身份不同的人笑聲也有區(qū)別:掌柜和酒客是尋笑、“取笑”,小伙計是“附合著笑”,鄰舍孩子們是“聽到笑聲,也趕熱鬧”。“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孔乙己長久沒到酒店了,是死是活,誰也不關心,只有掌柜還記。“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他的生命還不值“十九文錢”。這是多么冷漠的社會,這是多么無情而又麻木的人們啊!
在《孔乙己》中,這“笑聲”反映了社會上一般人對不幸者的冷漠態(tài)度,這“笑聲”也照出了群眾愚昧麻木的靈魂。被笑者和笑者都是被封建社會吃掉了靈魂的人們。
請點擊下載附件 | |||
|
點擊下載試題:《孔乙己》重難點.rar |
《孔乙己》重難點-初中九年級語文!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