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語文是孩子們小學到大學學習的重要科目,今天,愛智康將特級教師于樹泉的文章:人大附中開展名著閱讀讓我成為“被告”分享給大家,希望于老師的這些見解,對孩子們學習語文有所幫助。
人大附中是北京乃至全國的學校,今天愛智康將人大附中特級教師于樹泉書寫的文章:猝不及防,人大附中開展名著閱讀讓我成為“被告”,分享給大家,于老師這些關于語文學習的觀點你認同嗎?雖然事件已久,但于老師的見解及方法值得我們深思。
空降六年級課堂,孩子讀書
2010年,我被安排去初中先進屆“早培班”任課。這對已經(jīng)在高中講臺上站了29年的我來說,是一個做夢也不會想到的“安排”。我需要離開輕車熟路的高中,放棄近30年的積累,一切從零開始,接受新的挑戰(zhàn)和考驗。
9月開學。先進節(jié)課,鈴聲一響,我推開門走進“小五”教室(當時還沒有“早培班”這一概念,習慣上稱之為“小五”,孩子的實際年齡是小學六年級),邁上講臺,抬眼一掃,眼前是一片燦爛的紅領巾。
興奮、好奇、渴盼在一雙雙清澈透明的眼睛里閃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唯有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才能保障他們精神健康成長的需要,而薄薄的語文課本,內(nèi)容單薄二十幾篇課文,怎能滿足他們的成長需求呢?
從這一刻起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打開教科書的禁錮,帶領孩子去暢游書海,以世界為課本,學得真本事,為終生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此,我和老師們對教材進行大膽整合取舍,給名著閱讀騰出了寶貴的時間。我從培養(yǎng)閱讀興趣入手,孩子學習古今名聯(lián)和唐宋詩詞,并走進現(xiàn)、當代文學名著,陸續(xù)讀了《紅巖》《狼圖騰》《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等長篇小說,讀書興趣被極大地調(diào)動出來,讀書熱情少有高漲,心智水平明顯。僅僅一個學期,在文學名著的閱讀數(shù)量上,初一的孩子已遠遠超過了高三孩子讀書的平均水平。
在讀書的同時,孩子們還寫下了數(shù)量可觀的讀書筆記,養(yǎng)成了勤于動筆、讀寫結合的好習慣。這種經(jīng)典閱讀“功課”,其意義和作用,不是以診斷為目的的《檢測與訓練》功課可以相提并論的。在閱讀過程中,孩子們的生命獲得成長。
名著閱讀活動,得到了不少家長的支持和肯定。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誕生都不會一帆風順,名著閱讀活動表面上順利展開,成效初顯,背后卻暗流涌動,潛藏危機。
初一的下學期,在事前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家長群體告狀的事件突然爆發(fā)。事情突如其來,其勢洶洶,我毫無思想準備,猝不及防。
從教的第30個年頭(高中29年,其中高三23年),先進次,我被家長推上了“被告席”。
猝不及防的突發(fā)事件
開學先進周的2月25日上午,連上了4節(jié)功課,接到了馬上去劉校長辦公室開會的電話,我和吳凌老師顧不得吃午飯,匆忙趕過去。踏進校長辦公室,發(fā)現(xiàn)除劉校長外,時任常務副校長翟小寧(現(xiàn)人大附中校長)、初中主管副校長以及兩位年級組長也在,辦公室里氣氛肅然。
見我進來,劉校長遞過一個牛皮紙袋,里面裝著某班家長寫給劉校長的來信,共有十幾封,集中反映的是我語文課的問題。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語文課本講得太粗,有的課文一帶而過,有的甚至根本不講,讓孩子自己去學。
2、課堂時間本應用來學習課文,可是老師卻讓孩子去學古今名聯(lián)、唐宋詩詞、寓言故事,占用了學習課文時間。
3、老師很少布置課下功課,對《語文閱讀和訓練》之類的語文加油站幾乎不做處理。
4、老師對診斷教育不重視,不僅不講答題技巧方法,還向孩子灌輸“不要過分看重診斷成績”的思想。
5、老師讓孩子讀《紅巖》《四世同堂》這些紅色經(jīng)典,為什么讓孩子讀這些書?
6、《狼圖騰》《平凡的世界》不是診斷范圍,對提數(shù)沒有幫助,如果讀這些書影響了診斷成績,誰負責?
7、“老師”也不等于什么都行,如果沒有初中教學經(jīng)驗和中考經(jīng)驗,就不適合初中教學。
8、強烈要求調(diào)整現(xiàn)任語文老師,改由具有豐富初中教學經(jīng)驗和中考經(jīng)驗的語文老師任教。
話雖不多,但字里行間火藥味十足,很有一種劍拔弩張、不善罷甘休的架勢。
就怎樣妥善處理這次家長告狀事件,劉校長和大家進行了認真研究。較后決定:先爭取做通家長的工作,盡量不調(diào)整老師工作。
“你有什么想法嗎?”劉校長問我,一臉關切。
“沒有。”我平靜地回答。
嘴上說沒有“想法”,其實心里想法很復雜。
從教30年來,我見過太多心智很高的孩子,終日被囚禁在課本的蠶繭中,不知課本之“繭”外有無限廣闊的大地藍天。
而就語文教育而言,讀書即語文,語文即讀書。教育本來是用于開啟智慧、生命的,可是,十幾年的枯守課本,不去讀書,讓教育走向了反面,把聰明的孩子教笨。一路學下來,不僅不會讀書,不會寫作,而且有不少孩子連人格都出現(xiàn)問題,成了情感蒼白的貧血人,精神缺鈣的軟骨人,認識低幼的侏儒人,食不果腹的空殼人,顛三倒四的亂麻人,神思恍惚的迷瞪人、瘋狂刷題的紙簍人,鉆牛角尖的偏執(zhí)人……
30年的高中教師生涯,我的主要精力幾乎全部圍繞著高考。這充其量只能算作“診斷教育”,而不是“教育”,因為不讀書的教育算不上真正的教育。
從這點上說,自己這個所謂的“基礎教育工作”者,其實從未做過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去教六年級,可以孩子讀書,讓我有了先進次真正做教育的機會……
然而自己的一腔熱誠,卻遭遇兜頭一瓢冷水。
記得看過一則有關大象的故事。
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被栓在一根木樁上,身單力薄的小象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掙脫那根木樁。這時候,給小象換一根比較小的木樁,它仍無法掙脫。再過一陣子,又給小象換一根更小的、依然無法掙脫的木樁。
久而久之,在小象思維里,就會生成一個結論:“凡是木樁形狀的東西,都是我不能掙脫的”。
當小象的結論成形之后,即使用一根較小的木樁系住它,小象也不會逃走了。當小象長成大象、力量足以掙開木樁束縛時,由于自由的企圖已經(jīng)失去,即使形狀像木樁的小木棒,也能使力量無窮的大象屈服,讓它們不再向往遼闊的草原,無邊的藍天,無限美妙的大自然。
由小象的故事,我想到了語文學習。
幾十年來,我們的孩子多像那頭小象啊!他們自小被拴在語文課本的“小木樁”上,每個學期換一根。十多年一根根“小木樁”換下來,被“拴著”已經(jīng)成為一種思維定勢,孩子們不僅失去了掙脫小木樁的能力,更失去了掙脫小木樁的愿望。一旦孩子在這種教育環(huán)境下長大,成為家長,他們便開始用小木樁來“規(guī)范”自己的孩子。在不少家長的眼里,語文就是語文課本,語文課本就是語文,只有學習課本才是天經(jīng)地義的,離開課本去讀名著就是離經(jīng)叛道。
很多家長不懂得“語文學習應該以整本書的閱讀為主,以單篇課文學習為輔”(葉圣陶);不懂得語文學習應該以世界為課本,而不能以課本為世界的道理;不懂得如果不掙脫“小木樁”的束縛去大量讀書,孩子的視野就會狹窄,情志就會蒼白,精神就會軟骨,心智就會萎縮,頭腦就會乏氧,心靈就會沙化……到頭來,不僅學不好語文,而且不能成為一個健全發(fā)展的人,終身的發(fā)展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幾十年來,“小象”的悲劇不斷上演,然而,一旦有人想要拔出那棵木樁,便會引起軒然大波。
思緒紛飛,夜不能寐,于是我揮筆疾書寫作一封長信,第二天一早把信交給了校長秘書。
致劉校、翟校的一封信
那是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整個校園生機勃勃,祥和寧靜。
然而,在會議室里,卻是一片緊張壓抑……為解決家長告狀問題,人大附中專門召集了一次家長會。
2011年3月2日下午,會議室擠滿了參加家長會的人群。對于我的課,家長褒貶不同,形成兩派:一方高度肯定,堅決主張“留”;一方極力否定,強烈要求“換”,甚至向學校“叫板”,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態(tài)勢。
兩點整,劉校長宣布“開會”。請翟小寧校長讀于樹泉老師的信。
尊敬的劉校、翟校:
您好!
我覺得,對孩子來說,讀書,尤其是名著閱讀,是語文學習之根,也是心智成長的至途。它不僅決定孩子的語文學習能力,而且為孩子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促進其精神品質(zhì)的形成,較終對其畢生事業(yè)發(fā)揮影響。但是,小學階段,由于受年齡、心智水平、接受能力的限制,讀書往往不能很好地開展。到了高中,課業(yè)負擔很重,孩子已經(jīng)無暇他顧。所以我覺得,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黃金時間在初中,尤其初一初二。一旦在初中階段沒有進行有質(zhì)有量的課外閱讀,錯過了這一讀書的黃金時間,指望到高中、大學或走上工作崗位后再讀寫能力,實際上已經(jīng)意義不大。因為,一旦初中階段孩子的讀書興趣沒激發(fā)出來,讀書習慣沒有養(yǎng)成,視野沒有打開,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他們就會對讀書心存障礙和抵觸,不想讀書,不去讀書,不會讀書,其閱讀理解能力也將因此被終生“定格”在一個很低的層面上,再難補救。
二十幾年的高三教學中發(fā)現(xiàn),由于經(jīng)典閱讀的缺失,每每遇到成批這樣的孩子,他們頭腦相當聰明,理科優(yōu)勢相當明顯,但在語文學科方面千瘡百孔,起來舉步維艱,孩子本人無可奈何,語文老師也一籌莫展。不僅如此,經(jīng)典閱讀的缺失,還導致不少孩子人文素養(yǎng)的嚴重欠缺和人格面貌的嚴重欹斜,譬如情感蒼白,精神疲弱,價值偏斜,認識低俗,行為偏執(zhí)等等,這些必將給他們的終生發(fā)展帶來負面影響。
依據(jù)劉校長的“涵養(yǎng)大家氣象、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較好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要求,在上學期到初中接課之初,我們便為孩子自編了校本教材《五個一百》,其中包括名聯(lián)100副,名詩100首,名言100句,古代寓言故事100則,帶領孩子去讀去背,為孩子打開視野,增加人文積淀。另外,孩子走進名著,僅僅短短的一個學期,孩子已經(jīng)讀了《紅巖》《狼圖騰》《林海雪原》《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保衛(wèi)延安》《血色黃昏》《準備朝鮮》等多部名著。孩子們的讀書興趣被充分調(diào)動出來,經(jīng)典閱讀的熱情少有高漲,心智水平和精神品質(zhì)明顯。幾個月的時間,在文學名著的閱讀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初一的孩子已遠遠超過全國高三孩子的平均水平。
初一初二是孩子讀書較為寶貴的時期,兩年的時間一閃即逝。我決計抓住孩子這個讀書的黃金時期,引導他們進行大量的經(jīng)典閱讀,努力打開視野,同時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力爭讀寫結合,雙獲豐收。在閱讀內(nèi)容方面,除了古詩詞對聯(lián)、文學名著外,還打算引導孩子走進時政、經(jīng)濟、科普、文化、史哲、名人傳記等文化經(jīng)典,為他們放大人生格局、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
我首先想讓孩子走進史傳文學。
“讀史使人明智”、“以史為鑒,可知興替”、“青年一代對歷史的集體失憶是非常危險的”、“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古往今來,讀史的重要性被人們一再強調(diào),而文史不分家是語文教育的優(yōu)秀歷史傳統(tǒng)。我想讓孩子既讀中外歷史,又讀古今歷史,尤其是反映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的苦難與輝煌歷程的“紅色經(jīng)典”作品,是中華民族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作品,既是文學,又是歷史,讀這些書對孩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可以說難以估量。我會把《紅巖》《長征》《四世同堂》《南京大屠殺》《毛澤東詩詞》等作品推薦給孩子,讀這些作品,有利于孩子銘記歷史,砥礪志向,鍛造精神,開闊胸襟,深邃眼光,熔鑄品格,放大人生格局,增加孩子的民族使命感。
我想讓孩子們走進優(yōu)秀當代作品。
從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到獲得其他獎項的《狼圖騰》《補天裂》,一切值得讀、應該讀的作品都是孩子寶貴的精神食糧。陜北高原一片荒涼,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窯洞簡陋,衣服破爛,但《平凡的世界》的真善美卻帶給孩子刻骨銘心的感動,這就該是孩子閱讀的重點作品。因為讀書的過程就是一個情感滋養(yǎng)、精神洗禮的過程。
我還想讓孩子盡量關注一些時政、經(jīng)濟類作品。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閱讀《現(xiàn)代化的陷阱》,他們能體會“有良心的”經(jīng)濟學者何清漣直面現(xiàn)實的勇氣;閱讀《獵殺中國龍——中國經(jīng)濟安全透視》,他們能感受作者江涌那熾熱的民族情懷,這樣,孩子從小就會在心里平添幾分以天下為己任的主人翁意識和敢于擔當?shù)木瘛?/p>
我也想讓孩子們走進傳記文學。比如《魯迅傳》《毛澤東傳》《林肯傳》《貝多芬傳》《居里夫人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讓孩子在閱讀中去砥礪志向,磨練意志,感受偉大,在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不甘平庸、奮發(fā)有為的種子。
我也想讓孩子們陸續(xù)走進世界文學名著。從《牛虻》《簡愛》《瓦爾登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悲慘世界》等作品中,去品讀亞瑟的堅強,簡·愛的尊嚴,梭羅的澄靜,保爾的不屈,冉·阿讓的善良,從而開啟心智,人格。
我想讓孩子盡可能地張開心靈的眼睛,穿越時空,去擁抱無限廣闊的藍天。既走近孔孟老莊與古典四大名著,也翻開周國平的《人生演講錄》,王開玲的《精神明亮的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等等,從中拓寬視野,感受哲理,品悟人生。
我還想讓孩子繼續(xù)吟誦千錘百煉的唐宋詩詞,膾炙人口的名人楹聯(lián),同時,又不停留在一般的吟誦層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的美妙詩句令人神往,但青山、綠水、飛瀑、流泉的醉人美景今已不在。環(huán)境在污染,礦藏在透支,水源在枯竭,土地在沙化……讓孩子從小懂得對美好事物的珍視,懂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重要。
語文學科的人文特征決定了語文教育資源的無限豐富性,對孩子的生命成長而言,課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課外世界則是浩瀚的海洋。這滴水不該成為語文學習限制和禁錮,也不該去提純和蒸餾,而是應該把它融進海洋,盡較大的可能,讓孩子五官開放、神馳八極,去擁抱整個世界。
錢氏家族人才輩出的現(xiàn)象一直讓世人關注。有人用一個繞口令來形容錢家的人才譜: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代錢氏家族僅科學院院士國內(nèi)外就有100多人,分布在50多個國家。在中國,除了“三錢”外,人們熟知的還有錢穆、錢鐘書、錢玄同等人。的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三錢”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
錢家人才薈萃原因何在呢,《錢氏家訓》揭示了個中奧秘。
1、道德修為: “孝于家” “忠于國”“兄弟相同,上下和睦”。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
2、人文積淀:子孫雖愚,詩書必讀。讀經(jīng)傳則根底深;看史書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
《錢氏家訓》這種對孩子的人文素養(yǎng)和讀書積累的重視,顯示了錢氏家族的家庭教育和家長眼光多么地富有遠見。
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松樹的種子,具備長成參天大樹的先天基因。但是,如果把這顆種子放進杯子里,它就很難生根發(fā)芽;如果把這顆種子放進花盆里,它至多長成盆景;如果讓這顆種子植根大地,去充分汲取水分營養(yǎng)、沐浴日月光華,這顆種子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孩子走進名著,博覽群書,去飽吸精神的“水分”“營養(yǎng)”和“陽光”,就是在為長成參天大樹儲備豐富的生命能量。反之,如果把他們禁錮在語文教科書的“杯子”和“花盆”里,無異于蝸牛角上比拳腳,小水溝中賽龍舟,在狹小地盤上,永遠演不出威武雄壯的劇來。
真希望人大附中在“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孩子的發(fā)展,一切為了祖國的騰飛、一切為了人類的進步”的教育理念下,我們的語文教學走出一條充分體現(xiàn)人大附中學校氣派的道路——不靠繁重的功課,不靠頻繁的統(tǒng)練,不靠時間精力的苦耗,不靠反反復復的低水平的知識技能檢測,而是真正抓住語文教育的根本,注入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對孩子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讀書,從而達至一種理想的語文教育境界。同時,若所有學科皆然,那么,我們將會看到,在人大附中教育理念的輝映下,我們培養(yǎng)的孩子一個個將展現(xiàn)出大家氣象,他們學業(yè)優(yōu)異,視野開闊,人格高尚,氣概不凡。他們既有家國精神、民族情懷,又有天下眼光,世界胸襟。在未來的日子,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科技等領域,他們將逐漸嶄露頭角,不僅撐起共和國的藍天,而且活躍在廣闊的世界舞臺。
然而,中考畢竟是無法繞開的坎兒。關于中考,我的想法是:初一初二,先側重抓好高質(zhì)量的經(jīng)典閱讀,為孩子筑實語文學習的根基,打好人文精神的底子;初三則集中精力應對中考。基于此,上一學期,我對教材大膽取舍,主要引導孩子進行大量的課外經(jīng)典閱讀和讀書筆記的寫作,孩子們收獲頗豐。我覺得,有了初一初二的大量的讀寫積累,面對中考,孩子們將會居高臨下,舉重若輕。有的家長也認為:廣泛的經(jīng)典閱讀,不僅對孩子的語文學習有利,對中考以及未來的高考也有利,而且會讓他們終身受益,因為讀書實實在在是在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在一個學期的讀書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求知愿望強烈,讀書興趣濃厚,生命能量強大,學習潛力無限,心智成長很快。如果把這樣一群富有天賦的孩子封閉在狹小逼仄的課本蠶繭里,為了中考的一分半分,不厭其詳?shù)剡M行知識講解,不厭其煩地進行檢測訓練,而不把主要的時間精力放在教他們破繭而出的努力和練羽藍天本領上,就育人而言,這是多么的淺見功利;對孩子而言,這是何等的生命浪費;對社會而言,又是多么令人痛惜的寶貴民族智能資源的虛擲。而這,又怎能不讓錢學森發(fā)出“新中國培養(yǎng)不出大師級人物”的嘆惋?
以上所談難免不妥,誠請校長批評指正。
即頌
春安!
于樹泉
接近半個小時,信讀完了,會議室里仿佛凝固了一般,靜得人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
“今天,我想說說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劉校長的聲音破空而來。
“真正的教育改革是變教為學,變被動為主動。孩子的真本事是會自學,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會讀書,多讀書,能寫得一手好字,又能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想寫出來,寫得一手好文章。為什么中國孩子診斷獎牌一大堆,到較后卻比不過發(fā)達國家,就是因為外國學校重視讀書、寫作,而中國孩子讀書少,沒底氣。于老師帶我們讀書,就是要解決孩子們未來發(fā)展的短板問題。”
“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學校付出了很大的犧牲。我們把于老師從高三把關教師下調(diào)到初一,至今高三語文組還五次三番地找我往回要于老師。正好,你們要求換老師,現(xiàn)在我就答應你們的要求……”
說到這兒,不少家長舉手發(fā)言、表態(tài),要求校長改變撤換老師的決定。
至此,一場家長“告狀”風波終于止息。
接下來的日子,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全組老師齊心協(xié)力,大力推進名著閱讀活動,在語文課程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教育教學成果顯著。三年下來,孩子們?nèi)司x書達30部,閱讀量近千萬字;人寫讀書筆記兩萬多字。2013年中考時,該班取得海淀區(qū)較好語文成績,周展平同學考取中考學子,語文118分,作文助力能力;2016年高考,周展平又考取北京市理科學子,語文141分,作文助力能力。
下面是周展平發(fā)給老師的一封短信:
語文學習尤其要重視閱讀,培養(yǎng)閱讀興趣,養(yǎng)成讀書習慣。同時,一定要把讀寫結合起來,在讀書筆記中記下自己的思考和收獲。面對讀寫要求越來越高的診斷改革,如果沒有讀書積累,我很難在中、高考中分別獲得作文助力能力以及總分118分和141分的好成績;而如果沒有這個成績,就不會成就我的‘雙學子’夢想。永遠感謝老師的讀書,這將使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