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初中輔導 > 初中語文 > 正文
內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初中語文文言文

2018-07-31 10:41:37  來源:網絡整理

  初中語文文言文!初中語文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通過文言文的學習,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自己的語文能力,我們應積累一定的背誦、默寫量,充實文化底蘊,文化品位。下面為大家分享初中語文文言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篇一

初中語文文言文名句

  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mdash;—《論語·述而》

  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4、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系辭上》

  5、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系辭上》

  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9、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11、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唐·王勃

  15、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16、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較高層。——王安石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20、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2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2、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2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27、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竹石》

  28、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29、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30、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31、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32、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3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34、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35、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37、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3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39、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爭報恩》

  4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4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4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4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45、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46、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47、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48、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49、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50、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51、吾日三省吾身。――《論語》

  5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5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5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5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56、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57、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記》

  5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5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60、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61、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62、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63、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6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6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6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6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6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周語》

  69、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70、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7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3、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74、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7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7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7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7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7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80、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81、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82、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8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8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8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86、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87、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88、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89、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9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9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wèi)風·淇奧》

  92、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9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94、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95、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96、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97、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9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9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0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篇二

 中考語文復習:中考文言文翻譯要點

   文言文翻譯步驟:

  1.找到要譯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細審讀要譯句子在前和在后的句子,揣摩這段話的大致含意,明確其說的方向和范圍。

  2.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后,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翻譯原則:

  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從這幾方面去做。

  1.字字要落實,不可能遺漏。

  2.代詞要置換,不可有含糊。

  3.活用應譯清,不可無對應。

  4.句式要細辨,不可無交代。

  二、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詞匯、專有名詞。 如人名、地名、 國名、朝代名、官職名、年號、政區(qū)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稱等,均不必翻譯,原樣保留。

  三、對于詞的基本意義(不是特定語境的)只要用現代漢語的詞語組合方法疏通即可。

  四、對于詞的特定含義,要對照語境落實關鍵實詞和虛詞的含義,一定要明白對實詞是作合情合理的引申,所以推敲要反復仔細考慮語境。要注意瞻前顧后,聯系前后文作整體理解,切忌斷章取義,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應當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來翻譯文言句。

  五、要重視語意的合理搭配和對應關系。它能幫助我們理解某些難以確定的詞的含義。

  六、表述要連貫完整,省略成分要補充。

  文言文翻譯歌決:熟讀全文,領會文意;扣住詞語,進行翻譯。

  字字落實,準確先進;單音詞語,雙音換替。

  國年官地,保留不譯;遇有省略,補充詞語。

  調整詞序,刪去無義;修辭用典,輔以意譯。

  推斷詞義,前后聯系;字詞句篇,連成一氣。

  帶回原文,檢查仔細;通達優(yōu)秀,翻譯完畢。

  1.蘇代為燕說齊,未見齊王,先說淳于髡曰: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今臣欲以駿馬見王,莫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為臣伯樂乎?臣請獻白璧一雙,黃金十鎰,以為馬食。淳于髡曰:謹聞命矣。入言之王而見之。齊王大說蘇子。

  2.莊宗好田獵。獵于中牟,踐民田。①中牟縣令當馬切諫為民請。莊宗怒斥縣令去,將殺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諸伶走追縣令,擒至馬前,責之曰:②汝為縣令,獨不知吾天子好獵耶?奈何縱民稼穡,以供賦稅?③何不饑汝縣民,而空此地,以備天子之馳騁!汝罪當死。④因前請亟行刑,諸伶共倡和之。莊宗大笑,縣令乃得免去。(《五代史 伶官傳》)

  3.陳寵字昭公,少為州郡吏,辟司徒鮑昱府。是時三府掾屬專向交游,以不肯視事為高。寵常非之,獨勤心物務,數為昱陳當世便宜。2'+d$D陳寵經常批評這種現象,(他自己)獨自努力專心于工作事務,多次向司徒鮑昱陳說當前社會上應解決的問題。)

  4.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嗚呼,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

  孟嘗君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輩的頭目罷了,哪里說得上得士不得士呢!

  5.管仲束縛,自魯之齊,道而饑渴,過綺烏(地名)封人(官名,春秋時掌典守封疆)而乞食。綺烏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竊謂仲曰:適(如果)幸及齊不死而用齊,將何以報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賢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我何以報子?封人怨之。(《韓非子》)

  翻譯:管仲束縛,是意念被動句,管仲被捆縛著。自魯之齊之,往。從魯國到齊國去。道而饑渴,名詞道,活用動詞,走在路上。意謂管仲走在路上又饑又渴。

  綺烏封人跪而食之。而表修飾連詞。食(sì)之,使之食,給他吃。這句意思是,綺烏封人跪著給他飯吃。

  適幸及齊不死而用齊,即適幸及(于)齊不死而用(于)齊。這句意思是,如果你有幸到了齊國不死而被齊國重用。將何以報我,就是將以何報我,你將要拿什么報答我。

  我且賢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文中3個之,助詞,都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如《師說》:句讀。之之不知,惑。之之不解。),語句調整后即我且用賢,使能,論勞,意思是我將任用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評定有功勞的人。!

  文言翻譯標準信準確表達原文意思,不走樣,不漏譯,不錯譯;達譯文明白通暢,無語病;雅譯文用詞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文言翻譯步驟:對就是對譯,逐字逐句落實。

  換就是用現代詞語替換古代詞語。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詞匯、專有名詞。

  刪就是刪去文言文中某些虛詞。

  補就是增補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調就是調整語序,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要求調整過來。(移位)

  貫就是將文言中帶修辭的說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據上下文靈活、貫通地譯出。

篇三  

  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識

   一、重要作家作品

  先秦時期

  1,《詩經》,又稱《詩》或《詩三百》,是我國較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500年的詩歌約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謠。形式以四言為主,手法多用“賦”“比”“興”!对娊洝窞槲覈F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頭。它與《書》《禮》《易》《春秋》合為儒家“五經”。里面的名篇《關雎》《蒹葭》是我國較早的愛情作品,反映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墩撜Z》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行的著作,為孔門弟子編寫,是儒家思想的經典之作。南宋朱熹把這部書和《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相傳,《詩經》為孔子刪定。

  3,左丘明,春秋時期魯國史官。相傳《國語》《左傳》為其所撰!秶Z》是我國較早的國別體史書。以記西周末年和春秋時期周,魯等國貴族的言論為主!蹲髠鳌肥俏覈冗M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按照魯國國君的世系紀年,記載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許多史料。也稱《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

  4,《曹劌論戰(zhàn)》:《左傳》里的精彩章節(jié),記述了齊魯長勺之戰(zhàn),敘述了曹劌戰(zhàn)前獻策和戰(zhàn)中協助魯莊公。文章以簡明的問答形式,表現了曹劌的政治見解和軍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今山東鄒縣)。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亞圣”之稱,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稱!兜玫蓝嘀,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述了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實行“仁政”的政治主張!渡趹n患,死于安樂》論述逆境對人才成長、國家興衰的重要性。兩篇短文運用對比、舉例的論證方法,充分證明了觀點!遏~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論述了“舍生取義”的重要主張。學習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氣勢磅礴、感情強烈、生動活潑”的特點。

  6,《公輸》選自《墨子?公輸》,《墨子》是一篇以對話為主的敘述性文章,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表現他“兼愛”“非攻”的主張。

  兩漢時期

  1,劉向:漢朝人。《戰(zhàn)國策》是漢朝劉向所編,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趙國依次分國編寫,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較高,影響較大的著作之一。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zhàn)國歷史的重要典籍!多u忌諷齊王納諫》和《唐雎不辱使命》都是《戰(zhàn)國策》里的名篇。

  2,《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zhàn)國策》,描寫鄒忌婉詞規(guī)勸齊威王廣開言路、博采眾長、修明政務的故事,表現了鄒忌巧妙的說理技巧。

  3,《出師表》:作者為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

  4,《陳涉世家》:節(jié)選自《史記》!妒酚洝窞槲鳚h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原名《太史公書》,后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一本歷史著作!妒酚洝肥侵袊糯^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妒酚洝份^初無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記》、《太史公》!妒酚洝份^初沒有固定的書名,有的稱作“太史公書”,也有稱作“太史公記”的。到了三國時期,這本書才被明確稱為“史記”。本書的體例如下:

  十表(大事年表);

  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對后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鑒》并稱為“史學雙璧”。因此司馬遷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史圣”。與司馬光并稱“史界兩司馬”,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

  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生平、政績);

  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

  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較后一篇為自序);

  魏晉時期

  1,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詩人、散文家。著有《陶淵明集》。

  著名篇章《桃花源記》《飲酒》。

  2,(南北朝)劉義慶(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漢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學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妒勒f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guī)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后任江州刺史。劉義慶是劉宋武帝的堂侄,在諸王中頗為出色,十分被看重。

  代表作品:《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從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它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依內容分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等等,共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特性。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tǒng)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huán)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世說新語》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賞譽等36門,主要記述東漢末年至晉代士大夫清高放誕的言談逸事,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風氣。魯迅曾指出:“這種清談本從漢之清議而來。漢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議論政事,其初在社會上很有勢力,后來遭執(zhí)政者之嫉視,漸漸被害,如孔融、禰衡等都被曹操設法害死,所以到了晉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議論政事,而一變?yōu)閷U勑?清議而不談政事,這就成了所謂清談了。但這種清談的名士,當時在社會上仍舊很有勢力,若不能玄談的,好似不夠名士底資格;而《世說》這部書,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書。”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夸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后來筆記影響尤其大。

  唐朝時期

  1,王維:字摩詰,唐代杰出詩人、畫家。蘇軾對其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代表作品:《使至塞上》。

  2,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稱為“詩仙”,唐朝浪漫主義大詩人。

  代表作品:《行路難》、《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杜甫:字子美,被稱為“詩圣”,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評作“詩史”。

  代表作品:《望岳》

  4,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代表作品:《錢塘湖春行》

  5,劉禹錫:字夢得,文學家,詩人。

  代表作品:《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陋室銘》

  6,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唐代文學家。

  代表作品:《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是唐(朝)文學家。字子厚,因其出生于河東,故又稱柳河東。其人文名遠播,與韓愈并稱“韓柳”,和韓愈、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等七人并稱“唐宋八大家”。

  7,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別墅,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代表作品:《赤壁》、《泊秦淮》

  8,溫庭筠(約812—866)原名岐,字飛卿——晚唐——詩詞人——花間派——詩與李商隱齊名,并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

  代表作品:《望江南》、《商山早行》

  9,李商隱(813—858):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為“三十六體”。

  代表作品:夜雨寄北》、《無題》

  10,李煜(937-978),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史稱李后主——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詩,被稱為“千古詞帝”。

  代表作品:《相見歡》

  宋朝時期

  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代表作品:《漁家傲》、《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借“記”名,表達對友規(guī)箴之意。文章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環(huán)環(huán)相扣氣勢宏大。駢散結合語言凝練,形象富于音樂美。

  2,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代表作品:《登飛來峰》

  3,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豪放派代表詞人。

  代表作品:《記承天寺夜游》《水調歌頭》

  4,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宋代文學家、史學家。

  代表作品:《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寫景敘事抒情熔為一爐。以口訣記憶如下:

  秀麗環(huán)境精筆描,自然風光變化多。

  勾勒與民同樂圖,抒發(fā)作者政(治)理想。

  排遣抑郁復雜情,與民同樂是主旨。

  5,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婉約派女詞人。

  代表作品:《如夢令》《醉花陰》

  6,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詞人、將領,豪放派代表詞人。

  代表作品:《西江月》、《破陣子》《》《》

  7,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愛國詩人。

  代表作品:《卜算子詠梅》《訴衷情》《游山西村》《》

  8,朱熹: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代表作品:《觀書有感》

  9,文天祥:南宋愛國詩人。

  代表作品:《過零丁洋》

  10,郭茂倩(1041—1099),——《樂府詩集》——(郭茂倩——宋)——南北朝北方樂府民歌

  代表作品:《木蘭詩》《長歌行》

  11,趙師秀(1170~1219)——南宋詩人。字紫芝,號靈秀,又號天樂,著有《清苑齋集》

  代表作品:《約客》

  元明清時期

  1,馬致遠:元朝戲曲家,著有演繹王昭君出塞故事的《漢宮秋》等。

  代表作《天凈沙秋思》

  2,關漢卿:號已齋叟,大都(北京)人,元朝家。1958年被評世界和平理事會評為“世界文化名人”。

  代表作品:《竇娥冤》、《望江亭》、《救風塵》、《單刀會》、《南呂?四塊玉?閑適》。

  3,《西游記》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是一部神話小說,書中記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精彩故事,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這部小說善于說故事,可讀性強;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和大膽奇特的夸張。其中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尤其為人所熟知。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jié)和性格特征:

  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紅孩兒、三借芭蕉扇;他勇敢機智、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取經后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卻也喜歡“戴高帽”、好勝心強、喜歡搞點惡作劇。

  豬八戒:四圣試禪心、三打白骨精、大戰(zhàn)流沙河;

  他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中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較后被封為“凈壇使者”。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唐僧:三打白骨精、四圣試禪心;

  他舉止文雅、性情和善,崇信佛法,佛經造詣極高、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癡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較后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后被封為“金身羅漢”。

  4,《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被后人歸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發(fā)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特別是通過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傳奇。又名《忠義水滸傳》,全書定型于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

  這部小說人物形象生動惟妙惟肖;本書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鏈式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在語言上,小說采用古白話,所以本書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精彩章節(jié):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花和尚倒拔垂楊柳、景陽岡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綱等。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jié)和性格特征:

  (花和尚)魯智深:拳打鎮(zhèn)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行者)武松: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是下層英雄好漢中較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智多星)吳用:智取生辰綱;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豹子頭)林沖:誤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夜上梁山;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guī)蹈矩、被逼上梁山。

  (黑旋風)李逵: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及時雨)宋江: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為人仗義、善用用人,但總想招安。

  (青面獸)楊志: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精明能干、粗暴蠻橫。

  5,宋濂:元末明初文學家

  代表作品:《送東陽馬生序》,本文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序。

  6,《聊齋志異》:著名文言篇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人,清代文學家。“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的名字,“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的社會腐壞、黑暗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愿望。里面的名篇有《狼》等,告訴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7,吳敬梓:清朝文學家,代表作《儒林外史》。我們學過這里面的《范進中舉》?谠E記憶如下:

  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字敏軒來號粒民;

  晚年自號文木老人,著有《文木山房詩文集》。

  《儒林外史》代表作,五十五回章回體;

  長篇諷刺小說先進部,揭露科舉制度的。

  8,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漢族,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代表作《三國演義》。14歲時母親病故,于是輟學隨父親去蘇州、杭州一帶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羅貫中也曾參與其中。“有志圖王”的羅貫中在蘇州結識施耐庵,以師徒相稱,兩人一同參加位于平江(即蘇州)的張士誠反元起義政權,做過一段時間幕僚后離開。曾與另一位吳王朱元璋為敵,在明朝成立之后,羅貫中放棄讀書人步入官場的機會,創(chuàng)作《殘?zhí)莆宕费萘x傳》《隋唐志傳》等著作。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國古代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是四大名著中先進一本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演義以史為據,以儒家思想為本,強調“忠義”;著重描寫戰(zhàn)爭,講述漢末黃巾之亂至魏、蜀漢及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tǒng)一百余年間歷史,刻畫了眾多英雄人物。

  開篇詩詞

  《臨江仙》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在對三國態(tài)度上,尊劉反曹鄙吳是民間的主要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隱含著人民對漢室復興的希望和皇室正統(tǒng)思想,盡管這些舊有觀點已不容于今日。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國演義時,把明代流傳下來的版本中不實譏望、怪力亂神之處刪除勘正。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稱:“因為三國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于作小說。而且三國時底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

  著名事件:黃巾起義—董卓亂政—逐鹿中原—曹操崛起—孫策立業(yè)—劉備興起—赤壁之戰(zhàn)—孫劉爭荊州—馬超興兵復仇—劉備成帝業(yè)—關張之死—諸葛用兵—六出祁山—司馬懿篡位—三國歸晉。

  精彩章節(jié):關羽在一杯熱酒未涼的工夫,斬了敵方大將華雄,收到曹操賞識敬重

  過五關斬六將:關羽與劉備失散,暫居曹營。曹操一心想收服關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賜美女、金銀、官職等物品,關羽獨留下赤兔馬,以便來日尋劉備方便。聽到劉備下落后,關羽將官印吊于屋中,帶上嫂嫂,奔向劉備。途中沒有曹操批準,在五個關口受到阻攔,關羽皆殺之闖關。后曹操命人加急送來出關令,也是日后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的一個原因。

  三顧茅廬: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三次與關羽、張飛到草廬去請他,謙恭有禮,是后人善待臣子的佳話。諸葛亮發(fā)表了他著名的三分天下見解,稱《隆中對》。

  三氣周瑜:劉、孫聯合破曹,但孫吳的水軍都督周瑜氣量狹小,多次想法害諸葛亮而不得,被諸葛亮三次出招氣死,臨死前大喊:既生瑜,何生亮!

  草船借箭:周瑜讓諸葛亮三天造十萬支箭,卻不給充足的材料和人力,本是想以此陷害。但諸葛亮妙算天象,用草人布在船的兩側,趁第三天大霧潛入曹營,曹操多疑,不敢冒然出兵,便放箭攻擊,于是天明霧散,諸葛亮白得曹操十多萬支箭,命士兵大喊:謝曹丞相賜箭。

  借東風:孫、劉破曹須用火攻,但風向不對,周瑜心急如焚,病倒在床。諸葛亮算出某日必有東南風,探望時便開了一個藥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痊愈,殺孔明之心頓起。諸葛亮便喬裝鬼神借風,一可令眾人對自己更加欽佩,二可趁機逃離東吳。

  赤壁之戰(zhàn):孫、劉聯手,在兵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抵御了曹操大軍。用火攻將曹操擊敗。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zhàn)役的經典(還有官渡之戰(zhàn)、肥水之戰(zhàn))

  智算華容:諸葛亮算出曹操赤壁一敗后必將走華容道,但此時不能殺曹操,否則北方必亂,便將此人情送與了關羽。由于昔日曹操對關羽有恩,云長又極重人情,將曹操放走。

  水淹七軍:關羽負責守荊州,利用白河之水淹死敵人數萬大軍,取得勝利。

  大意失荊州:關羽由于自負,忘記了諸葛亮“東聯孫權,北拒曹操”的計策,與孫吳結仇,被呂蒙裝作穿白衣的商人入了城,破了荊州。

  敗走麥城:關羽失掉荊州,被困麥城。劉備一個義子見死不救,終被孫權所殺。

  空城計:司馬懿攻打劉備,城中只剩下諸葛亮和一些老兵。孔明用奇計,自己在城門上彈琴,幾個老兵打掃城門,門洞大開,司馬懿卻認為孔明一生謹慎,定有埋伏,遂走而不攻。

  火燒連營:劉備為關羽、張飛報仇心切,攻打東吳,卻不會用兵,在山林中扎寨。被陸遜火燒連營七十里,一敗涂地。

  托孤白帝城:劉備臨死前,在白帝城將劉禪托給諸葛亮,命其如可立則立之,不可便廢而自立。

  死諸葛嚇走活仲達:諸葛亮死后,料定司馬懿定會知曉,趁機攻打,便命姜維將自己尸身保存好,口中放入麥粒。出兵時將自己放在陣前給司馬懿看。果然后者一看諸葛亮沒死,以為其乃天人也,不可算計,退兵而走。

  單刀赴會:關云長不帶兵將赴東吳魯肅之邀,然后借醉挾持魯肅,安全脫身,顯示出英雄虎膽及過人機智。

  千里走單騎:關云長掛印封金,護送兩位嫂子千里投奔大哥劉備,一路之上過五關、斬六將、較終完成使命。

  二、古代文學常識散記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曾鞏、歐陽修、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2,古典四大名著:《水滸傳》(施耐庵著)、《三國演義》(羅貫中著)、《西游記》(吳承恩著)、《紅樓夢》(曹雪芹著)。

  3,文章兩漢兩司馬:司馬相如、司馬遷。

  4,史界兩司馬:司馬遷、司馬光。

  5,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6,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7,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8,樂府雙璧:《木蘭詩》、《孔雀東南飛》

  9,三吏三別:《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和《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小編推薦:

  初中語文古詩詞

  初中語文必修知識點

  初三古詩詞輔導

 

 

  愛智康初中教育頻道分享的初中語文文言文到這里就結束啦,更多有關初中各年級輔導的課程,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學習靠的是平常的日積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家要加油!

文章下長方圖-作文精選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系
側邊圖-1對1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