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中語文 > 正文
內容頁banner-1對1體驗

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

2019-02-26 19:55:15  來源:網絡整理

  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語文是日積月累的學科,馬上就要檢驗較后的學習成果了。一模診斷臨近,你都準備了哪些知識點呢?語文的知識點很多很多,小編也整理了一些,你看看自己復習全了嗎?下面是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同學們,加油!

 

 

想要了解2019年高考一模試題的相關資料,請點擊加入【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 ,并直接向管理員“小康康”索!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會不定期免費發(fā)放學習資料,高中以及高考政策等相關消息,請持題目,續(xù)關注!

 

 

  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一)


  1、《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蹲髠鳌肥俏覈冗M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蹲髠鳌芬浴洞呵铩返挠浭聻榫V,以時間先后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字數近二十萬,超過《春秋》本文十倍)。


  2、《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國別體歷史著作,作者已不可考。較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zhàn)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戰(zhàn)國策》長于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記》是我國先進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全書由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部分組成,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余字。它不僅是一部相當完備的古代史書,同時又是我國古代史傳文學較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魯迅先生曾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正說明了《史記》在史學和文學上的偉大成就。


  - 通假字


  1.《燭之武退秦師》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供應。)


  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秦伯說(“說”通“悅”,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


  2.《荊軻刺秦王》


  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高興,喜歡。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來。


  請辭決矣 “決”,通“訣”,告別,辭別。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同“捧”。奉,兩手捧著。


  秦武陽色變振恐 “振”,通“震”,害怕。


  圖窮而匕見“見”,通“現”,出現,顯露出來。


  秦王還柱走 “還”,通“環(huán)”,繞。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二)


  成語識記(一)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3.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4.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正:同情;誤:喜愛)


  5.安土重遷,并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xiāng)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xiāng)住慣了,不愿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化。易:變換。


  7.安時處順: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9.白駒過隙:白駒:原指駿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


  10.百身何贖: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后來表示對死者極其沉痛的悼念。贖:抵償。


  11.百年樹人:培養(yǎng)人才是長遠之計,需要付出艱辛。(正:培育;誤:樹木)


  12.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于現有成就.繼續(xù)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績。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養(yǎng)的極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指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滾彈丸一樣,快地往下。形容事情發(fā)展很快。


  15.鮑魚之肆:賣咸魚的鋪子。比喻惡劣的環(huán)境。鮑魚:咸魚;肆:店鋪。


  16.暴殄天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自然資源。暴:損害。殄:絕。


  17.暴虎馮(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暴:徒手搏斗。馮河:涉水過河。


  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三)


  18.畢其功于一役:畢:盡,完成。一次戰(zhàn)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都做完。


  19. 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事業(yè)的艱辛。篳路:柴車。藍縷:破舊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勢險要。


  21.別無長物:表面上看起來是別無特長,其實是指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22.別開生面:另外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或創(chuàng)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聞強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正:記憶;誤:認識)


  24.不知所云: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25.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騖:不敢再來求別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點.


  27.不分軒輊;車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輊.比喻不分高低優(yōu)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態(tài)度蠻橫, 不講道理。(正:使明白;誤:作比喻)


  29.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本詞與“不約而同”區(qū)別開來,“不約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一致的意思,但“不約而同”只能做狀語不能做謂語。


  30.不恥下問: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溫和或者商品行情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32.不經之談:荒誕無稽的話。 (正:正常;誤:經常)


  33.不亦樂乎:不也很快樂嗎?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34.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讓人搭理,而是不能夠用道理來使他明白,形容態(tài)度蠻橫,不講道理.


  36.不可終日: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37.不可向邇:不能接近。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39.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40.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41.不刊之論:刊:刪改,修訂。不可刪改或修訂的言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容易誤用為貶義。


  42.不易之論: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不易理解的言論,實為內容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43.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沒有出息.作貶義。


  44.不虞之事: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4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滿足的,后指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現一次。


  46.不肖子孫:指不能繼承先輩事業(yè)或遺志的人。不肖:不像其先輩。


  47.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的客人。速:邀請。


  48.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用作謙詞。


  49.不孚眾望:沒有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貶義。


  50.不法?桑翰幻つ啃Хㄒ蛞u歷來所認可的事。?桑洪L久認可的道理和成規(guī)。


  51.不齒于人類:不能列入人類。意思是不能算人。齒:排列、并列。


  52.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易混“不約而同”,只做狀語不做謂語.


  53.不逞之徒:指心懷不滿而胡作非為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54.不足為訓:并非不值得作為教訓,而是不值得作為遵循或仿效的法則。


  5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tài)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56.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正:對;誤:這樣)


  57.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58.不學無術:既沒有學問,又沒有能力。(正:學問;誤:學習)


  59.不速之客:沒有邀請而門己來的客人。(正:邀請;誤:迅速)


  60.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藥。常有人在“一發(fā)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后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61.不期而遇:事先沒有約定卻意外地遇上了。(正:約定時日;誤:日期)


  62.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正:停止;誤:已經)


  63.不可勝數:數都數不盡, 形容極多。(正:盡;誤:勝利)
  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一)


  【單元概覽】


  這個單元主要指導孩子鑒賞中國新詩和外國詩歌。選編的7首中國詩歌,2首外國詩歌,大都是廣為傳誦的名篇佳作。九首詩的主題可以用一個“情”字來貫穿:《沁園人?長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對丁香姑娘的朦朧愛情,《再別康橋》中對母校的綿綿別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對“母親”大堰河的赤子之情,《錯誤》中思婦對“歸人”的怨情……閱讀時,把握這些貫穿全詩的情感線索,每一首詩的內容和形式就不難理解了。在學習中,我們主要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詩人的思想生平和詩中運用的表現手法三個方面入手,并通過對詩中意象的分析,去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本單元的詩歌,也都是意象運用的成功典范。對它們思想感情的理解,離不開對詩中意象的分析。意象,就是詩歌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象是客觀事物在人心靈中的投影,是審美主體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詩歌的情感表態(tài)一般都要借助意象。我國古代詩詞中經常出現的一些意象如“明月”、“楊柳”、“秋風”、“斜陽”等,其內涵早已超越客觀事物本身,而在千百年的文化傳承中積淀了強烈的主觀感情。讀者在作品中一看到這些詞語,就會產生豐富的聯想,掀起心中情感的波瀾。


  【方法指要】


  《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閱讀鑒賞中,了解現代詩歌基本體例及表現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在閱讀鑒賞中,能感受詩歌的形象,品味它們的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要做到這些比較深層次的閱讀要求,就需要我們對詩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現手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對作品進行真正的閱讀鑒賞。


  從較近幾年的高診斷題看,現代詩歌鑒賞的原材料,一般有兩大來源:一是現代文學中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詩歌作品,例如艾青、郭沫若、郭小川、李瑛、柯巖等人的作品;二是當代文學中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詩歌作品,例如舒婷、席慕容等人的作品。外國詩歌作品進入鑒賞題的尚無所見,但也不能因為它的不曾出現而在平時的學習中掉以輕心。對于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考查相當注重,詩歌鑒賞題,從題型方面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問答式,一類是短文鑒賞式,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少量的選擇題。短文鑒賞式忌諱四點:①逐字逐句翻譯;②沒有提出鑒賞角度;③架空原文,只述自己的見解;④花大量筆墨引經據典。提倡開門見山,見解突出,結合詩句展開論述。問答式須從設題角度入手,進行訓練,并總結歸納技巧方法。高考目前主要采用這種題型。


  1《沁園春?長沙》


  【基礎知識】


  重要字音:


  沁(qǐn)園春百舸(gě)崢(zhēng)嶸


  寥廓(kuò)揮斥方遒(qíu)漫(màn)江攜(xié)來浪遏(è)飛舟


  多音字:


  汗水可汗數字數典忘祖數見不鮮


  重要字形:


  沁香分泌謾罵漫江惆悵為虎作倀蒼茫滄桑阻遏碣石


  重要詞義:


  崢嶸:本義形容山勢高峻突出,引申為不平常。


  揮斥方遒:熱情奔放,勁頭十足。遒,強勁有力。


  激揚:激濁揚清,批評壞的,褒揚好的。


  近義詞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曠。


  遼闊:(土地海洋等)遼遠廣闊。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觀偏激而產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由于私人關系而甘于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滾滾洪流,不可遏止。


  文學常識:


  詩歌:古代文學體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勞動!对娊洝肥俏覈冗M部詩歌總集,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現實主義的源頭。戰(zhàn)國時期在南方出現的楚辭體代表作《離騷》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運動為界,詩歌分為新體詩和舊體詩。“五四”以前的詩歌統(tǒng)稱為舊體詩,其中舊體詩又以唐代為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唐代以前的詩歌統(tǒng)稱為古體詩,近體詩從唐代才開始興起。古體詩和近體詩的主要區(qū)別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韻、講究平仄、對仗。近體詩又分為律詩、絕句和排律。律詩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詩和五言律詩;絕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五四以后興起的新體詩也有格律詩和自由詩之分,其中用舊格律填寫新內容的稱為格律詩,像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其它的稱為自由詩,像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詞:是詩歌的一種。詞的全名為曲子詞,是與曲調相諧和的唱詞。詞起源于隋唐之際,隋代已有聲腔,曲調,但不見曲子詞。到了唐五代開始出現發(fā)間曲子,也就是有了樂譜后而按譜寫詞,名為曲子詞,后簡稱為詞,F存較早的民間曲子詞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經室中發(fā)現的敦煌曲子詞,F存較早的文人詞是李白的《憶秦娥》和《菩薩蠻》。因而李白被尊為“百代詞曲之祖”。詞發(fā)展于五代,到了宋代發(fā)展到頂峰。根據風格特點,詞有婉約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數,詞有小令、中調和長調之分。


  【文本釋要】


  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期間,重游橘子洲,寫下了這首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環(huán)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時節(jié),獨自一人佇立在橘子洲頭,望著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個“看”字,總領七句。遠望群山,重重疊疊的樹木遍染紅色。近看湘江,滿江秋水碧綠澄澈,船只爭相行駛。仰望天空,雄鷹有力地翱翔。俯視水中,魚兒歡快地暢游。宇宙萬物都在這秋天里生氣勃勃地自由舒展。這幾句,詩人描繪了在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氣氛。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詩人思緒萬千,不禁發(fā)問:廣闊無垠的大地呀,誰才是主宰你消長興衰命運的真正主人呢?這一問道出了詩人的雄心壯志,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橘子洲曾是詩人與眾多革命同志聚會的地方,它見證了許多不平凡的歲月。舊地重游,自然引起詩人對往昔生活的回憶。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一個“恰”字,總領七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學們,意氣風發(fā),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敢說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指點評論,經常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軍閥統(tǒng)治者看得如糞土一般。這幾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還記得嗎?當年我們一同到江心游泳,盡管風高浪急,連船只行進也很困難,但我們這些人卻以同洶涌的急流拼搏為樂。這里以設問結尾,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這首詞上片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問題。下片回憶了往昔的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和戰(zhàn)友們?yōu)榱烁脑炫f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敢于改造舊世界的青年革命


  【疑難點撥】


  1.這首詞既寫景又抒情,說說作者通過寫景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感。


  答: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寫景抒情詩文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即在景物描寫中自然而然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詞中分別寫了山、林、江、舸、鷹、魚;又分別描繪了它們的特征,如紅、染、碧、流、擊、翔;再突出它的數量、程度、范圍,如萬、層、漫、百、長、淺;再展示它們的空間位置,如空中、水底、遠、近、高、低等。較后由點到面,“萬類霜天競自由”,用一個“競”字寫出了生命的力量。在青年革命者毛澤東眼中的秋,呈現出了一種色彩斑斕、生機勃發(fā)的美,一種催人奮進、給人力量的美。面對這樣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澤東抒發(fā)了改天換地的壯志豪情,發(fā)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浩嘆。


  2.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句詩與前面的秋景有什么關系?由贊美秋景到提出問題,其中內在的聯系是什么?


  答:在前面描寫秋景的基礎上,詩人甩開了“景“,一下子提出”誰是大地的主宰“這樣一個問題,由自然景物過渡到對社會的思考,這兩者之間的相通之點就是以奮斗求生存。自然界中的“萬類”尚且不畏寒冷而“競自由”,顯示自己生命的力量,何況我們有思想有壯志的青年?這一問,顯示了青年毛澤東以天下為已任的宏大胸襟。


  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二)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鏗爾: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陰歷三月


  3、唯求則非邦也與:與,通“歟”,語氣詞


  二、古今異義


  1、如會同,端章甫古:諸侯相見、諸侯共同朝見天子今:跟有關方面會合起來(辦事)


  2、加之以師旅古:泛指侵略的軍隊今:軍隊編制單位之一


  三、活用現象


  1、端章甫:端,名作動,穿禮服;章甫,名作動,戴禮帽


  2、風乎舞雩:風,名作動,吹風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動,落后


  4、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異乎三子者之撰:撰,動作名,才能,指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鏗爾:鼓,在金文中鼓的寫法中本身就有動詞“彈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四、句式


  1、以吾一日長乎爾狀語后置


  2、毋吾以也賓語前置


  3、不吾知也賓語前置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賓語前置


  5、攝乎大國之間狀語后置


  6、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狀語后置


  7、異乎三子者之撰狀語后置


  8、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狀語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賓語前置


  10、為國以禮狀語后置


  五、重點實詞


  1、居則曰:居,閑居,平時在家


  2、攝乎大國之間:攝,夾、迫近


  3、加之以師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準則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異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為政的才能8、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何傷,何妨


  9、詠而歸:詠,唱歌


  10、吾與點也:與,贊成


  11、為國以禮,其言不讓:讓,謙讓


  六、重點虛詞


  1、以


  (1)以吾一日長乎爾:介詞,因為


  (2)毋吾以也:動詞,認為


  (3)則何以哉:動詞,做


  (4)加之以師旅:介詞,用


  2、如(1)如或知爾: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禮樂: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過是,只不過


  4、唯求則非邦也與:唯,句首語氣詞


  5、而


  (1)子路率爾而對曰:連詞,表修飾。


  (2)舍瑟而作:連詞,表順接。


  (3)非諸侯而何:連詞,表并列。


  七、一詞多義


  1、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圓


  (2)且知方也:道,是非準則


  2、爾(1)以吾一日長乎爾:代詞,你們


  (2)子路率爾而對曰:助詞,形容詞詞尾,表狀態(tài)(……的樣子)


  3、如(1)如或知爾(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禮樂(至于)


  4、為(1)由也為之(管理,治理)


  (2)愿為小相焉(做)


  (3)赤也為之小(替)


  5、以(1)以吾一日長乎爾(因為,介詞)


  (2)毋吾以也(認為,動詞)


  (3)則何以哉(做、為,動詞)


  (4)加之以師旅(用、那,介詞)


  (5)以俟君子(而,連詞)


  6爾:(1)以吾一日長乎爾(你、你們,代詞)


  (2)子路率爾而對曰(…的樣子,詞尾)


  7言:(1)亦各言其志也(說、談,動詞)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話,名詞)


  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三)


  功課練題目:


  一、基礎考查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居則曰居:閑居,指平時在家的時候


  攝乎大國之間攝:夾、迫近


  B.夫之曬之曬:笑


  加之以師旅加:加到……上


  C.端章甫端:端正


  舍瑟而作作:起


  D.吾與點也與:贊成


  異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為政的才能


  解析:選C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禮服,這里作動詞用,穿著禮服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


  B.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


  D.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解析:選BB項,名詞作動詞,其余均為名詞作狀語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古今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A.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


  B.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C.大塊假我以文章


  D.況陽春召我以煙景


  解析:選C“文章”在本句中應解釋為“大自然中各種美好的形象、色彩、聲音等”


  4.下列各句從句式角度看與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居則曰:“不吾知也”B.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異乎三子者之撰D.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解析:選CC項,介賓短語后置,其余三句均是賓語前置


  二、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5.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勝:優(yōu)美的境界


  B.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乳:喂養(yǎng)


  C.一日,大母過余曰過:路過


  D.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制:格局


  解析:選CC項,過:探望


  6.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某所,而母立于茲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


  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C.頃之,持一象笏至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D.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解析:選DA.而:通“爾”;表轉折B.以:介詞,來;介詞,因為C.之:音節(jié)助詞;助詞,的D.所:與后面的動詞構成名詞性短語


  7.下列各項中全能表現“居于此,多可喜”的一項是()


  ①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谛▲B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廴逯,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苠手T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


 、萦囔珉欢樱弥,能以足音辨人


 、尥ビ需凌藰,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⑥


  解析:選AA項,“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為過渡句,之前所談為“可喜”之處


  8.下列各項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志”,古代雜記類文體,主要是敘事寫人、寫景狀物,內容龐雜,要求圍繞所記對象特點,既寫其形,更傳其神


  B.本文用細節(jié)和白描手法,抒發(fā)對項脊軒人亡物在、三世變遷的感慨,抒發(fā)了作者懷念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感情


  C.本文文眼是“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文末有“何謂閣子也”相呼應


  D.本文較后用寫景語結束全篇,把悠悠不盡的感情輕輕收住,引發(fā)讀者凄婉惆悵的共鳴


  解析:選CC項,文眼應是“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P>  

 

 

 

 

 相關推薦:2019年北京西城區(qū)高三一模復習知識點【匯總】  

       2019年北京朝陽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作文寫作技巧

       2019年北京東城區(qū)高三一模復習知識點【匯總】

 

 

 

  愛智康高中教育頻道為大家分享的2019年北京通州區(qū)高三一模復習語文知識點到這里就結束啦,有關北京高考一?记拜o導及考后規(guī)劃的課程,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2019年高考距離大家越來越近,同學們一定要把握現在,有困難克服一下,拿個好成績。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系
側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