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中地理 > 正文
內容頁banner-1對1體驗

2019北京高一期中考試地理備考重點知識

2019-03-23 17:13:03  來源:網絡整理

  2019北京高一期中診斷地理準備重點知識!大家都知道還有一個月就要考期中診斷了嗎?雖然看著還比較遠,但是也不能不注重,早期的鳥兒有蟲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19北京高一期中診斷地理準備重點知識!同學們,加油!

 

 

想要了解2019年高一期中診斷試題的相關資料,請點擊加入【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 ,并直接向管理員“小康康”索!愛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會不定期免費發(fā)放學習資料,高中以及高考政策等相關消息,請持題目,續(xù)關注!

 

 

  2019北京高一期中診斷地理準備重點知識(一)


  2.3大氣環(huán)境


  一、大氣垂直分開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開


  高度


  溫度


  大氣運動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00-3000千米


  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米


  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運動


  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于高空飛行


  對流層


  低緯厚: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


  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較密切


  二、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塵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強。例多云的白天溫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等。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①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產生地面長波輻射②大氣中的CO2和水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增溫③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3影響地面輻射大小(獲得太陽輻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緯度因素,太陽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導致地面受熱面積和太陽輻射經過大氣層的路程長短,是影響的主要因素,同時,它的大小受下墊面因素(反射率)和氣象因素等的影響。


  三、全球大氣環(huán)流


  (一)熱力環(huán)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較簡單的形式。


  地面間冷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水平氣壓差是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高空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風:受摩擦力影響,風向斜穿等壓線,指向低氣壓。


  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


  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在風向右側,南半球在左側),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


  摩擦力:與風向方向相反,既減小風速,又改變風向(摩擦力越大,風向與等壓線夾角越大)


  風力(風速):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風(力)速越大


  (三)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


  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名稱與位置,注意各風帶的風向,氣壓帶成因(熱力或動力原因)。


  (四)氣壓和風帶的移動: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對于北半球來說,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由于海陸間熱力性質的差異,破壞了氣壓帶風帶的連續(xù)分布,使得北半球氣壓帶呈斷塊狀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亞洲低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壓);1月前后,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亞洲高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壓)。


  (五)季風環(huán)流(亞洲東部和南部較典型)


  地區(qū)


  東亞(東亞季風)


  南亞、東南亞及我國西南(南亞季風)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風冬季向夏季


  西北季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


  東北季風(源地:亞洲大陸)


  東南季風(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風(源地:印度洋)


  五: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


  (一)鋒面系統(tǒng)—冷鋒和暖鋒


  冷鋒


  暖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


  過境前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


  陰天、雨雪、大風、降溫


  連續(xù)性降水


  過境后


  氣溫下降,氣壓升高,天氣轉好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雨過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現(xiàn)在鋒后


  降水只出現(xiàn)在鋒前


  天氣舉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塵暴


  (二)低氣壓(氣旋)、高氣壓(反氣旋)系統(tǒng)與天氣(以北半球為例)


  氣旋


  反氣旋


  氣壓


  低氣壓(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氣壓(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


  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


  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


  上升


  下沉


  天氣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干燥天氣


  舉例


  臺風


  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三)鋒面總是出現(xiàn)在低壓槽處。對于鋒面氣旋而言,東側一般為暖鋒,西側一般為冷鋒。


  2019北京高一期中診斷地理準備重點知識(二)


  2.4水循環(huán)和洋流


  一:水循環(huán):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huán)節(jié)連續(xù)運動的過程。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包括海陸間大循環(huán)、內陸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


  主要環(huán)節(jié):包括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徑流(分地表和地下徑流)等。


  意義:①聯(lián)系四大圈層,在它們之間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塑造地表形態(tài)②使各種水體相互轉化,維持全球水的動態(tài)平衡③更新陸地水資源。


  人類對水循環(huán)的影響:主要對地表徑流,及對小范圍的蒸發(fā)、降水環(huán)節(jié)進行影響,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見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中低緯度海區(qū),副熱帶環(huán)流:


  北半球:順時針旋轉大陸東岸為暖流


  南半球:逆時針旋轉大陸西岸為寒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qū),副極地環(huán)流:逆時針旋轉。大陸東岸為寒流


  大陸西岸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自西向東流,順時針;冬季自東向西流,逆時針


  西風漂流:自西向東環(huán)繞南極洲一周


  2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同一緯度地區(qū),暖流經過的海區(qū)溫度比較高,降水較多。西歐地區(qū)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


  氣候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同一緯度地區(qū),寒流經過的海區(qū)溫度比較低,降水較少。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huán)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形成的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北海漁場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漁場:秘魯漁場


  海洋環(huán)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的速度,但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2019北京高一期中診斷地理準備重點知識(三)


  1自然地理環(huán)境由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類圈組成的有機整體。自然地理環(huán)境五要素:氣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體性: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表現(xiàn):①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發(fā)展的,每一個要素都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要素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體的改變(包括對其他地區(qū)的影響)。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陸地疏松表層。肥力是土壤的本質屬性。


  成土母質: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和礦物養(yǎng)分的較初來源。對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組成均有重要影響(繼承關系)。


  氣候:直接影響土壤的水熱狀況和物理、化學過程的性質和強度。如:中等水熱條件下,土壤有機質積累較多。(溫帶半濕潤環(huán)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較肥沃的土壤);通過影響巖石的風化過程、地貌形態(tài)以及生物的活動,間接影響土壤的形成和發(fā)育。如:濕熱條件下風化殼較厚,土壤層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條件下,風化殼薄,土壤層也薄。


  生物: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土壤形成過程中較活躍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沒有生物的參與(生物循環(huán)),就不會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質→低等植物生長→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長→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機質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過對物質、能量的再分配間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帶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質遷移速度快,難發(fā)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質的侵蝕速度慢,穩(wěn)定的氣候生物條件發(fā)育深厚的土壤。陽坡:溫度條件好,但蒸發(fā)旺,水分較差,陰坡反之。


  人類活動:積極影響—改造自然土壤為各種耕作土壤;消極影響—土壤退化(水土流失、鹽漬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環(huán)境的整體性要求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時,要有綜合的考慮和對策。


  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


  1自然帶:自然屬性相一致的條帶狀區(qū)域。地域分異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自然帶的分布:以氣候類型定自然帶。


  3分布規(guī)律


  分異規(guī)律


  主要分異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規(guī)律


  表現(xiàn)明顯的地區(qū)


  緯度地帶分異


  熱量。根本原因:太陽輻射


  緯度位置


  東西延伸,南北更替


  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qū)


  經度地帶分異


  水分


  海陸位置


  南北延伸,東西更替


  中緯度地區(qū)


  垂直地帶分異


  熱量、水分隨高度變化。


  海較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與緯度地帶分異類似


  海拔較高的山地。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帶越豐富。


  地方性分異:較小尺度的地域分異,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和非地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影響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氣候、巖性和土質的差異等。表現(xiàn)規(guī)律:有序性和重復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相關推薦:2019年北京各區(qū)高一下學期期中診斷時間匯總 

       2019年北京市各區(qū)高一下學期期中試題及答案大匯總

       2019北京高考二模英語優(yōu)秀范文

 

 

 

  愛智康高中教育頻道為大家分享的2019北京高一期中診斷地理準備重點知識到這里就結束啦,有關北京一期中考前輔導及考后規(guī)劃的課程,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2019年高考距離大家越來越近,同學們一定要把握現(xiàn)在,有困難克服一下,拿個好成績。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