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學習中有很多學習習慣需要我們注意,養(yǎng)好了這些習慣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有效避免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一些錯誤,更是對個人整體素質的一個提高。同時,提醒各位同學,這些內容要在自己的腦子里形成潛移默化的認識,這樣才不會重復犯錯。可以在自己的書桌、床前以小紙條的形式進行放置,時刻提醒自己。
一、地毯式掃蕩。先把該復習的基礎知識全面過一遍。追求的是盡可能全面不要有遺漏,哪怕是閱讀材料或者文字注釋。
二、融會貫通。找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把一章章一節(jié)節(jié)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追求的是從局部到全局,從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嘗試。
三、知識的運用。做題,做各種各樣的題,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解題去訓練運用知識。掌握各種解題思路,通過解題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撿“渣子”。即查漏補缺。通過復習的反復,一方面助力知識,助力記憶,一方面尋找差錯,彌補遺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識提高能力。
五、“翻餅烙餅”。復習猶如“烙餅”,需要翻幾個個兒才能熟透,不翻幾個個兒就要夾生。記憶也需要助力,不反復助力也難以記牢,因此,復習總得需要兩三遍才能完成。
六、復習要點基礎,還是基礎。復習時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復習資料等著我們去做。千頭萬緒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學大綱也是診斷的主要要求。在“雙基”的基礎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題思路。解題思路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礎知識條件上的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著眼點和入手點。再難的題目也無非是基礎東西的綜合或變式。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我們要做出明智的選擇,那就是要抓基礎。
七、學習要“死”去“活”來。以歷史學科為例,有很多需要背誦的東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歷史史料的要點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記。要多次反復助力記憶,歷史課是一門機械死記量比較大的學科。但是在診斷時,卻要把記往的材料靈活運用,這就不僅要記得牢,記得死,還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謂“死”去“活”來,不單學歷史,學地理,學政治,以至學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來。
八、“強科更強,弱科不弱;強科尤弱項,弱科有強項”。在診斷的幾個科目上,一個人有強有弱,是太正常了。復習的策略,就是揚強扶弱。有的同學是只補弱的,忽視了強的;有的同學是放棄弱的專攻強的。從整體看,都未見明智,強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還要有突破,才是較聰明選擇。
九、“過度復習法”。記憶有一個“報酬遞減規(guī)律”,即隨著記憶次數(shù)的增,復習所記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為了這種“遞減”相抗衡,有的同學就采取了“過度復習法”,即本來用10分鐘記住的材料,再用3分鐘的時間去強記——形成一種“過度”,以期在“遞減”時不受影響。
十、“題不二錯”。復習時做錯了題,一旦搞明白,絕不放過。失敗是成功之母,從失敗中得到的多,從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這個意思,失敗了的東西要成為我們的座右銘。